核心观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马璐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治植发行业乱象,需要监管持续发力,营造更加诚信透明的医疗环境,为消费者的权益保驾护航。同时,脱发患者也不必过度焦虑,不要“病急乱投医”。
脱发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人间蒲公英”“别人脱单我脱发”等各种调侃背后尽是心酸。“上午植发,下午上班”,“一次植发,终身受益”……地铁、公交、电梯里,大幅抢眼的植发广告不断占领公共空间,夸张的广告语吸引了不少为容貌焦虑的年轻人。但实际上,植发行业的鱼龙混杂,很可能拯救不了年轻人的发际线,反而更“令人头秃”,一不小心就让人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有需求就有市场。我国有2.5亿规模的脱发人群,算是“脱发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美容意识的觉醒,植发市场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从2016年到2020年,我国植发行业的市场规模已从57亿元跃至192.2亿元。但是,与百亿级市场蓝海不相匹配的是花样繁多的“深坑”挑战,给植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蒙上阴影。
植发技术自1997年被引入,到今天在我国也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状态,并不被人们重视。2017年开始,随着资本的介入,植发行业迎来发展拐点,一路高歌猛进,催生了不少品牌企业,近5年年均新增企业注册量已达105家。但是,植发行业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人员培养均滞后于市场需求,因而乱象丛生。比如,价格高昂、不透明,患者动辄花费过万,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黑作坊、无资质机构野蛮生长,“速成医生”“影子医生”浑水摸鱼,之前就有媒体曝光了“植发三天速成班”,一些学员练习两小时就敢拿患者“实操植发”;发生纠纷后,消费者鉴定难、举证难,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事实上,植发行业的乱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2020年4月,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针对医师执业资格、医疗器械管理、医美广告发布等突出问题,提出行业先行自律,政府加强监管,并推动全社会形成举报监督机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治植发行业乱象,需要监管持续发力,营造更加诚信透明的医疗环境,为消费者的权益保驾护航。一方面,要尽快明确行业标准,加强跨部门联动执法,对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当医疗行为从严惩处,让非法机构无路可走;另一方面,要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行业自律和人员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同时,脱发患者也不必过度焦虑,不要“病急乱投医”。
植发手术虽然是个微创手术,但如果操作不当,后果也很严重。比如,麻醉和消毒不过关,就有可能导致患者呕吐、晕厥甚至死亡。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植发,譬如头皮感染发炎、斑秃等情况就不适合植发。因此,还要加强脱发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对那些诱导鼓动式的营销行为,监管部门也要及时跟进治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马璐)
关键词:
植发手术
市场乱象
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