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7日)有媒体报道说,国家工信部近日公布的一份“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引来相关人士关注。据说,这份通过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而“真刀真枪”比出来的名单分为两批次,包括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计有9个省(市)的21个城市上榜。媒体指出,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被业内认为是“国家队”的选拔赛,在这场高手云集的对决中脱颖而出的,都代表了中国产业集群的最高水准。也正因此,这份名单中无一昔日中国制造业基地的东北企业入围的现象,同样引人关注。
东北作为中国最早的成规模的工业基地,曾是中国工业化的象征。在这里,诞生了数不胜数的新中国工业领域的“第一”。这里的无数工业企业曾经在其所在的行业中一骑绝尘,无比肩者。这里有大片的平原、肥沃的黑土地,这里有高山林木、珍稀动物,这里有可通航的河流和高纬度的不冻良港,这里有线路最密、成网络的铁路和公路网,这里还有中国最密的城市群,这里还有石油及其他稀缺的战略性资源,这里四季分明、风调雨顺……这里的一切,都不输北半球大致同纬度的其他工业化地区,底特律—匹斯堡、曼彻斯特、里昂、鲁尔……当然,这里也同样面临着这些先发工业化地区的同类问题。
在交通日益发达、尤其是互联网产生之后,劳动要素的组合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昔日在要素市场上风光无限的地区,可能成了今日要素市场的弃儿;昔日后无来者的企业,其前头突然有了众多的逆袭者。举凡上榜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的企业,大多位处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地区,而这些地区也大都是综合改革进展较快的地方。通观这些地方,如果以传统工业化发展的眼光看,结论可谓简单明了,那就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可以比得过东北那些先发工业化城市。这一点,即使以今天许多东北城市面临的资源枯竭等条件约束看,也仍然如此。
由此可见,东北城市集体缺席制造业“国家队”,固然是东北发展现状的直射,但由入榜企业所在城市与东北制造业城市的比对,也不难看出东北制造业城市的短板何在。直白说,东北制造业城市的短板,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人们注意到,在改革开放初年,一些最前沿的开放地区的党政官员,有许多正是来自东北制造业城市。并且,这些官员当政其时,也正是这些改革开放地区披荆斩棘、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也说明,东北制造业城市的管理者们的能力并非无用。
东北制造业城市集体缺席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并不意外,对此麻木才属意外。
关键词:
制造业城市名单
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