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4月12日发布数据,3月,四川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5%,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2.3%,四川猪肉重回“10元+”时代。
“环比下降0.5%”是如何算出来的?你在菜市场买一斤猪肉,会不会影响CPI?4月15日,记者与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处采价员一起,走进农贸市场,揭秘居民消费价格数据如何收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如何诞生。
一次收集130种农产品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顾名思义,是指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作为大学路室内农贸市场的常客,“逢5逢0”(注:结尾为5和0的日期,如每月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消费价格调查处采价员阳云广都会准时出现在农贸市场里。当天他的任务是把市场“逛遍”,收集130种农产品的价格数据,他收集的数据将成为一个样本,直接反映真实的居民消费价格。
如何采集?“今天苹果多少钱?菠萝多少钱?”走进市场,阳云广逐个摊位仔细询问,随着走的摊位越来越多,阳云广手里的价格表逐渐被填满。阳云广介绍,需要走遍所有摊位,采集表上的130种农产品的价格,记录种类和价格。“举个例子,有15个摊位销售菠萝,10家卖5元,5家卖3元,那么我们就按照5元记录,这样能反映大多数消费者购买的价格。”
如何保证价格真实?阳云广告诉记者,在大学路室内农贸市场采集价格十余年,已经和商家建立起信任,个别不配合价格采集的商家会被排除在价格采集范围外,同时他也会根据挂牌价格和现场的交易情况进行判断,并考虑消费者的“砍价”可能性。
调查点位选择有这些讲究
为什么选择大学路室内农贸市场?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消费价格调查处处长李传军介绍了此次采集的背景。“‘逢5逢0’是我们的采价日,大学路室内农贸市场是我们的调查点,采价员在农贸市场中问询的产品就是选取的规格品,选取调查点和规格品的原则都是消费量大、人流量大、有代表性。”
“农产品价格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我们还要采集服务业价格、工业品价格等等,涵盖机票、酒店、贵金属等,八大类共268个基本分类。采价员在采集后将价格录入采集器,通过采集器,我们实现了价格数据的即采、即审、即报。”
李传军介绍,像大学路室内农贸市场这样的农贸市场点位,全省共有接近100个。从四川省来看,成都的调查点也是最多的。“成都还有8个这样的农贸市场调查点,一般每个城市安排2-3个农贸市场,加上2-3个超市和商场。不同产品价格的采集频率也不相同,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每5天调查一次价格,如农贸市场每月‘逢5逢0’采集6次价格;部分服务项目每月调查3次价格;一般性商品(服务)每月调查2次价格,如工业品价格等;由国家或地方统一定价的一些商品(服务)或价格相对稳定的商品(服务),每月调查1次价格,如水电气价格。”
个别误差不影响准确性
有人会问,“猪肉降价了,为啥我感受不到?”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三级调研员康辉告诉记者,CPI数据和大家的心理感受存在差距是多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我们在市场中采集的是众数价格,目的是去除极值,体现出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价格,采集的价格是购买频率最高的但并不是和每个人的购买价格完全相同的。其次,成都市有上百个农贸市场,但我们并没有在所有农贸市场进行价格采集,如果不在我们收集数据的农贸市场消费,也会有不同的价格感受。最后,水果和蔬菜的价格往往在一整天中波动,采价员采集的是固定时间的价格,如果在不同时间购买或者受到周期性的价格波动影响,也会让消费者感觉数据和实际价格有差别。”
康辉介绍,消费价格采集工作也考虑到了意外情况。“消费价格采集范围足够广,价格数据足够多,出现个别误差并不会影响整体数据的准确性。我们的计算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8位,出于实用性的考虑,对外一般公布到小数点后一位。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消费价格收集和处理流程早已和国际通用方式接轨,属于非常成熟的计算方式。”
关键词:
CPI数据
猪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