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中山大学硕士、大一过6级、裸考过专业8级、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却在外面开摩的——近日,38岁的摩的司机杜杨走红,面对网友们“屈才”“不上进”等质疑,他在视频中回应称,自己于今年9月失业后比较迷茫,因为一场误会成为了一名摩的司机来进行过渡。他认为,作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各行各业都会有更多的可能。(10月12日 央视网快看)
其实,杜杨引来质疑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学历偏见——失业后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规划、过渡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当他冠上“985硕士”的头衔后,便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杜杨“积极务实”“放得下身段”,也有人认为硕士开摩的是“浪费学历”“中年危机没人要”。
不难发现,每当高学历毕业生选择了不那么“高大上”工作的新闻被报道时,都会引发人们的关注和争论——无论是北大法学硕士辞掉公务员回乡种田,还是“北大才子”卖猪肉,这些新闻之所以见诸报端并成为热门话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民众对于学历认知的不一致而产生争议。在部分人看来,高学历就应该与高等职位相匹配,做不到公司高管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学历。
作为当前社会一种固有的成见,学历偏见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学历偏见的背后是我国人均学历逐渐提升的事实——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总招生人数为868万,本科录取人数为472万,整体录取率约为80%,本科录取率约为44.1%。随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改善,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逐年发展,考上大学较之上世纪轻松了很多,作为对比,1997年我国高考录取人数首次过百万,但录取率仅为36%。正因如此,近年来常有“本科学历不值钱”的声音。可以说学历偏见的产生与今天教育机会增长的情况密切相关。
其实,学历偏见是一种“晕轮效应”,即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以企业招聘为例,在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为了追求筛选简历的效率以及最大程度提高容错率,学历就成为了可供HR参考的一道天然屏障,这道屏障的两端可能是本科与专科、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双非与双一流、985与211中的任何一对。有论文显示,同是硕士学历毕业生,本科为非211院校的与本科为211大学的相比,在初次求职时收到简历回复的概率要低四成多。不难看出,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学历可以更好地反映大学生的实力和能力。在这种“以偏概全”的认识下,自然会形成偏见即“学历=能力”,因此,人们才会对“985硕士”有着期待,同时又对双非本、专科生不大“待见”。
如何才能改变这样的学历偏见?各行业的龙头,需要发挥领头羊、风向标的作用,改革人才选拔、招聘机制,摒弃“唯学历论”;同时,社会尤其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于企业是否存在学历歧视的监管,并加大查处力度、完善相应政策,对于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偏见,只有“当头一棒”才能打醒那些装睡的人。另外在行业之外还需关注到校园内,高校从学术到教育的资源分配是否合理?各高校是否存在过大差距?要知道,中国高校并非只有双一流、清北复,如果学术教育资源缺乏,双非甚至是专科院校如何留住优秀人才、又如何提升自身的校园综合实力呢?假如这些亟待反思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学历偏见将会永远是一座压在人们头上的“大山”。
担任过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杨福家院士曾在《中国青年报》撰文,文中他的一句话用在学历偏见上再合适不过——高等教育是一支大乐队:名牌大学就是乐队里的大钢琴,但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大钢琴上,大提琴、小提琴都是好乐器。
关键词:
硕士开摩的
浪费学历
职业偏见
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