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一段名为《互联网体检》的小品在社交媒体上爆红。小品虽着眼于入职体检,但字字句句直指互联网行业存在的诸多乱象:个人隐私泄露、广告过长、恶意弹窗、诱导购买会员、强制下载软件、超前点播、限速下载、“卖惨式”直播带货……其爆梗之密集、创意之精巧、讽刺之辛辣,令人拍案叫绝。
从如潮的反馈来看,网友们苦乱象久矣,以至于当久违的讽刺喜剧戳中笑点和怒点,针对个别互联网企业的积怨瞬时得到宣泄。甚至有人表示,“看着看着,就攥紧了拳头。”
现如今,以视频网站、社交软件、网盘、直播平台为代表的网络媒介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久而久之,这种刚需令个别企业滋生出“缺我不可”的傲慢与自负,在扩张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以我为主”,忽视了消费者的权益与诉求。小品反映的现象早已有之,吐槽之声更是不绝于耳,但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正是因为相关企业抱定了“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消费者”的态度,甘当那个叫不醒的装睡者。
必须指出,乱收费、恶意广告、强制下载等问题,绝非存在即合理,不能因为长期打擦边球而默认为约定俗成的操作。互联网行业,需要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检”,去透视自身的顽疾沉疴,直面消费者的质问。
事实上,个别企业已经迈开了步子。播出小品《互联网体检》的视频网站,正是小品所极力讽刺的对象之一。在此之前,这家网站也已率先表态,取消超前点播的收费模式。这种敢于正视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难怪小品编剧要感谢该网站允许他们“吃谁家饭,砸谁家锅”。
但仅止于此,是不够的。小品反映出的行业问题,理应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种种行为,有关部门应予以充分研究,划定明确红线,消除监管盲区,以法律准绳纠正行业的无序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不能停下自查自纠的脚步,也不能以竞争为由互相推诿责任,而应自始至终将消费者的权益和体验摆在服务升级迭代的首要位置。将“收割韭菜”视为理所应当的企业,必将得到“用脚投票”的回应。
全面“体检”之后,互联网企业更需要一次“刮骨疗毒”。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行业乱象
监管升级
割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