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多年来,确有不少文艺作品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甘当市场的奴隶,沾满了铜臭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影视剧收视率造假就是一个典型。
评价一部电视剧作品的好坏,收视率是重要指标之一。然而据法治日报报道,金盾影视中心主任、《人民的名义》总监制和总发行人李学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90%以上的电视剧都存在买收视率的情况,收视率造假是困扰影视行业的一颗大毒瘤。”李学政披露,他参与投资的一部今年4月播出的电视剧一共卖了1个多亿元,却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挣的钱全部花在这上面了。”影视剧收视率造假问题由来已久,让李学政感到痛心的是,这颗毒瘤依然没有被剜掉。
据报道,在影视行业,收视率造假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直存在,后来在资本的作用下造假手法愈发隐蔽和复杂多样。2016年《美人私房菜》被爆因为未购买收视率而惨遭撤档,2018年《娘道》因不愿意花钱买收视率被电视台长期搁置;在某次会议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数十名制作方代表都表示购买过收视率。
制作方之所以斥巨资购买收视率,并非甘心情愿,而是迫不得已。表面上看,是卫视逼迫制作方数据作假,但电视台好像也是被逼的。逻辑并不复杂,广告收入目前依旧是电视台的主营业务收入,一部影视作品的收视率决定了广告的价位和总量。业内人士表示,有的广告商还会在广告合同中,标明需要达到的收视率数值,收视率为1和收视率为2,广告商支付的费用完全不同。电视台用高收视率获得了更多广告,制作方能够更快地拿到电视台的回款,广告主则可以拿着高收视率跟老板汇报,留下被收视率忽悠的观众在风中凌乱。
各方都觉得自己是被逼的,被谁逼的?被市场,各方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市场的奴隶。一个收视率就能搞定一切,谁还有心思把精力用在创造上,制作方哪会把成本用在制作上?全行业被收视率绑架,电视剧水平下降自在情理之中。冗长的剧集、老套的剧情、乏味的语言、夸张的造型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通病。这是对文艺创作的亵渎,更是对公众极大的不尊重。
收视率毒瘤的危害有目共睹。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2019年起打出“组合拳”,上线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发布《广播电视行业统计管理规定》,强调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当依托大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统筹收视收听率(点击率)统计工作,对数据的采集、发布进行监督。但“唯收视率”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规定再多,号令再严,不如查处一个。且不说收视率造假对影视领域造成的污染,单说造假就足够依法制裁。既然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造假的手段也并不高明,那购买主体、向谁购买、花了多少钱等等都能查到。到底谁“花了9000万元买收视率”,又是哪家数据公司揽下这笔造假的“大买卖”?9000万元买到了多少收视率?
破除影视行业唯收视率论,打掉收视率造假产业链,才能荡涤影视产业中的污泥浊水,让影视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为公众奉献更多更好的影视作品。有了好作品,收视率自然就上来了。
关键词:
收视率造假
低劣内容
影视行业
提升内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