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预制菜”这个赛道突然火了!多个超市和卖场都推出了年夜饭预制菜套餐,生鲜电商们也开始上架了各类礼盒。
预制菜“独领风骚”
趁着这股东风,多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在短期内出现大幅抬升。比如,“预制菜概念股”得利斯之前连续7天涨停,近一个月涨幅达88.64%,水产龙头国联水产近一个月涨幅达77%。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在二级市场上,预制菜概念股“独领风骚”,纵观整个融资市场,近两年预制菜企业也频频获得高额融资。
数据显示,在2020年到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了23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基本都在千万元至近亿元之间。相关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在采访中甚至表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空间约为3000亿元,长期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
那么,关于上面这组数据,深交所亲自下发了关注函,请上市公司说明预测数据的依据。对此,上市公司表示,相关数据均来源券商研报内容。现在的问题是,预制菜真有机构们说的这么香吗?
就是一种懒人菜
其实,所谓的预制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他就是一种懒人菜,将各种食材加配料,经过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消费者购买后,省去了买菜切菜、下锅翻炒等过程,只需要经过简单的加工甚至无需加工就可以食用,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因此,有人也将他归在速食经济的里面。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至少在10年前就传到了中国。
但之前,大家对预制菜态度是“闭口不言”,因为他是餐饮业和顾客都不愿接受的形式。 顾客会觉得花着炒菜的钱,吃着二次加热的剩菜;餐饮厨师则认为,预制菜就是对技术的侮辱。
那么,预制菜能在这两年内迎来“高光时刻”,还是跟疫情有关。一方面,线下餐饮业态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一批餐饮企业开始推出预制菜产品试图自救。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因疫情减少外出用餐,预制菜市场有了需求。
是大势所趋吗
那么,现在大家关心的是,这个预制菜是疫情期间的一个风口,还是食品行业将来的大势所趋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三个点:
首先,不是所有菜都适合做预制菜,至少在现在的技术水平下,蔬菜以及一些需要精雕细琢的菜都很难实现预制。再加上有外卖这个“劲敌”在,预制菜要想夺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食品安全上还有隐患,预制菜本质上还是一种食品,所采用的的食材、程序,是需要有食品安全标准的。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预制菜能否真正打动挑剔的中国胃,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
疫情
概念股
上市公司
赛道
数据
懒人
菜市场
涨幅
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