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发布:公益慈善教育加速发展,学科建设短期难有突破
2022-01-27 22:45:17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陈柯宇 王晓慧 北京报道

过去两年来,随着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公益慈善教育开始受到更多社会关注。

近日,敦和基金会与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2021》),对两年来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进行了总结回顾。

敦和公益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称,这份报告结合公益慈善教育近两年的进展,在《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2019)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公益慈善教育项目和课程扫描调研,将研究生教育项目和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也纳入调研范围,以期对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状况进行更全面的扫描,并推动有志于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高校和行业支持机构互通有无、形成合力。

《报告2021》显示,公益慈善教育的宏观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向好,将迎来加速发展阶段,同时,公益慈善学科建设在短期内还难以突破,各学科背景组团创新将是公益慈善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加速发展

《报告2021》显示,当下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已呈现如下显著特点:

首先,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已经跨入加速发展阶段。2012 年,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迎来起步阶段,开始由学术人才培养和理论传播拓展至行业人才培养,并出现多种公益慈善专业教育模式。自 2019 年以来,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明显加速,专业教育项目和通识教育课程开始得到系统推进,公益慈善教育的高校社群开始形成。

其次,35所高校专业教育项目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这35个公益慈善专业教育项目包括研究生项目23个、本科项目10个、专科项目2个;主要集中在北京、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高校较多的省份。

35个高校公益慈善专业教育项目的层次与模式分布

其中,研究生项目中21个是依托MPA、MSW、MBA 专业硕士项目开设公益慈善相关方向,MPA项目更倾向于培养公益慈善存量人才,MSW项目则在为行业培养增量人才,MBA项目倾向于提升公益人才商业和管理素养,并培养创业型人才。此外还有2个非营利组织管理、公益社会学的学术研究生项目。

本科项目则区分四年制专业教育项目和辅修、双学位、课程包等兼修项目。

在学科背景上,公共管理院校约占一半,主要集中在MPA专业硕士项目中;社会学或社会工作背景项目约占三分之一,集中在MSW专业硕士项目中;有4个教育项目(拟)在独立学院开展,均为本科生项目;工商管理学科背景的项目有2个。

高校公益慈善人才培养项目学科背景分布

在生源上,本科跨院系的兼修项目生源充足,质量较好;专科教育项目则因社会对行业的低认知与就业去向不明朗面临较大挑战;MPA 学位项目也因招生门槛较高面临生源不足问题。

最后,200多家高校的公益慈善相关课程内容集中、实践性强。《报告2021》估算目前有超过200家高等院校开设非营利组织与公益慈善相关课程。

授课内容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管理、公益慈善导论、社会创新创业三个方向。其中针对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以社会创新创业居多,其次为公益慈善导论,非营利组织管理较少。与专业课程相比,通识课程更加侧重于公益创新创业启蒙,组织管理层面较少深入。

高校公益慈善课程类型与受众分布

调研也表明,超过半数公益慈善课程开课教师具有实务从业经验。同时与专业教育项目相比较,超过六成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首要动机是基于教学兴趣,其他动机主要包括教研相长、融入学术群体等,教师的个人兴趣和自主性较强。

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障碍

尽管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已经跨入加速发展阶段,但由于起步较晚,仍面临重重障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蓝煜昕在不久前将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98-2011):以研究带动教育,高校逐渐开始成立公益研究中心,形成教材,开设课程并培养学术研究生等;起步阶段(2012-2018):高校开始探索各类以为行业输送人才为目的的专业教育模式;加速阶段(2019至今):公益慈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系统推进,慈善教育多元主体更为广泛的参与,政府对慈善人才议题更加关注,同时慈善教育共同体开始凝聚。

中国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由于时间短暂仍面临许多障碍。《报告2021》将目前的障碍总结为:社会认知程度低、行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不足而导致受教育的需求不足,从而呈现为部分项目生源不充足,教育的“市场驱动”乏力;学科制度和高校内部的教师激励制度等导致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供给的动力不足;公益慈善教育教学知识生产不充分、教学方法和素材不足、师资匮乏等因素导致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供给能力不充分。

为此,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副院长黄浩明认为,发展公益慈善教育需要凝聚共同体,提升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多方力量对此的重视程度。

公益慈善教育不应只是满足职业人才的发展需要,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健刚表示,更重要的是要对整个实务界起到引领作用、反思作用,如此才能推动高校慈善教育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关键词: 高校 项目 课程 研究生 生源 报告2021 学科 公益 公益慈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