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渣打中国)发布公告称,由于信用卡业务战略调整,该行已于2022年1月初关闭了信用卡网上申请渠道,并拟从2022年2月20日起暂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请。
来源:渣打中国网站
业内人士认为,渣打中国暂停信用卡申请与本土化以及市场定位等因素有关。近年来,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着进与退的权衡。
2014年在中国推出信用卡业务
在2月14日的通知中,渣打中国并没有对暂停接受信用卡申请的原因作出过多解释,仅称由于信用卡业务战略调整。同时,渣打中国表示,该行现有信用卡客户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续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2月9日,渣打中国曾发布另一则与信用卡业务有关的通知。通知称,为响应监管精神,该行拟于近期再次全面清理在该行超过12个月(含)未激活的信用卡账户。持卡人名下如果有信用卡超过12个月(含)未激活,则注销该卡。如果持卡人名下所有信用卡均超过12个月(含)未激活,则注销该持卡人的信用卡账户。
2014年6月,渣打中国面向中高端商旅型、消费型客户,首发“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两套信用卡,这标志着渣打银行在中国正式推出信用卡业务。
渣打中国首席执行总裁张晓蕾彼时曾公开表示:“此次推出信用卡业务是我行在中国市场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也是渣打在贴近中国客户需求、深耕细分市场和提升消费金融服务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
来源:渣打中国网站
截至目前,渣打中国官网上显示,其信用卡只有“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两套。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渣打中国信用卡活动并不算多,官网目前在消费回馈栏目中仅有两项活动。
来源:渣打中国网站
拥有多张信用卡的李甜(化名)告诉记者,“国内本土银行信用卡权益和优惠活动都很多,各种满减,基本上每个月刷几次衣食住行的优惠都能参与,渣打现在的活动力度对我吸引力不大。”
外资行的进与退
一般而言,在信用卡市场上,靠发卡量带动收益是铁律,而在发卡量上,外资行市场占有率远不及中资行。
资深信用卡研究专家董峥对记者表示,“渣打中国暂停信用卡申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本土化程度不够。他们的宣传方式、服务模式仍是照搬海外市场经验,没有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本土化的转变。二是市场定位面临窘境。外资行普遍定位中高端客户,但是这一部分客户规模并不大。规模小意味着小众,做起来并非易事,且国内中高端客户也是本土银行重点竞争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另有外资银行宣布,将退出中国信用卡市场。去年4月,花旗宣布在包括中国市场的13个全球市场中,将寻求退出个人业务(包括信用卡、财富管理等业务)的计划。目标是将资源和投资聚焦于那些更具竞争优势和规模效应的业务,从而为公司股东提高长期回报。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提速的背景下,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过程中也不断进行着进与退的权衡。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外国银行保险在华机构数量稳步增长。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批准外资来华设立各类银行保险机构100余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39家代表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30家,外资银行总资产3.73万亿元。同时,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彰显出对中国市场的积极展望和信心。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