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再迎监管利刃。昨日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按照《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杀熟就是宰客。纵然披着新科技手段的华丽外衣,也藏不住某些商家肆无忌惮逐利的动机。“在网上订购一间酒店客房,支付了2889元,住完离店时发现这间客房的实际挂牌价仅为1377.63元。”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熟客不仅没有享受到星级客户应有的优惠,反而多支付了一倍的房价,最终相关企业被判退一赔三。这也是国内较早地针对“大数据杀熟”维权成功的案例。从个案成功维权,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再到《规定》落地执行,近年来监管加码落实落细,表达的态度很明确,再不能放任“杀熟”去杀掉客户的信任和市场规则的公平。
打蛇打七寸。此次监管落在算法上,可谓有的放矢,打中了大数据杀熟的七寸。想想看,现实中当一些公司掌握了用户数据后,就利用算法推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决策的例子不在少数。刚开始是对同一家网店、同样的商品,熟客得付更多钱。然后,如果你附近没有肯德基,就给你显示更高的披萨价格;如果你下单秒付款,就判断你花钱不眨眼,给你加价;甚至根据你搜索的词汇、时间、频率,判断你是“随便看看”,还是“心里长草”,甚至“心急如焚”,从而调整报价……这就是算法的威力,也是可怕之处。对于平台企业来说,这是一条生财之道,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利益盘剥。不只是消费者,就连依附于平台的商家和从业者,如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也都无法逃脱这双无限制地攫取利润的手。
科技本无罪,在乎用者之心是否被欲望蒙蔽。举个例子,有的传统商业遵循“饿死不赚熟人钱,发财靠吃生人饭”的逻辑,有的电商却“喜新厌旧”,宁可亏本也要拉拢新用户。那么这个亏空由谁来填补呢?自然是已经形成消费习惯的老客户。看起来,新旧商业模式毫不相同,实际上,在任何一种模式里,伤害消费者的都是缺失“诚信”二字。算法围墙,本质上是“围”,就是不诚信、不透明。只不过,新技术里的不公平藏得更隐蔽,伤害力也更强。由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等发布的《中国大安全感知报告(2021)》显示,近五成受访者表示在算法束缚下想要逃离网络、远离手机。这个结果值得回味。无论是用户的差评,还是法律的代价,都用现实给行业上了生动一课,诚信乃企业立身之本。无法取得消费者信任,再聪明的算计都将无计可施,更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引导科技向善,监管也需要重新建立认知。如果监管得到有效执行,自然可以减少技术滥用,但前提是做到令行禁止。执行要对症下药,根据平台经济领域的消费特点精准提升监管能效,比如建立专业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完善电子证据相关机制等,让大数据无“伎”可“算”;执行还要创新手段,及时发现潜藏的“新变种”、堵住“新漏洞”,进而实施“靶向治疗”,让所有披着“马甲”的越界行为无所遁形。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尊重经济规律,审慎监管、文明执法。“斩断黑手”应剑指歪风邪气,而不是将“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
要永远相信创新改变生活。加强技术的研究和规制,促进其合理应用,进而维护每一位新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这才是生活更加美好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大数据杀熟
引导算法向善
互联网算法推荐新规内容
行业监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