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1年工作的亮点之一。面向2022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位列要位。其中,“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关键句。
业内指出,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从最初的试水破冰到风潮涌动,各行各业纷纷展开数字化转型的探索和实践,为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数字赋能
增强制造业竞争力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其中,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被视为关键一招。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实体经济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世界奇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日前表示。他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在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贝恩咨询公司2021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消费、美妆、出行、音频乃至传统制造业等行业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先行企业,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并打造了领先全球的亮点。
这从传统服装产业转型上可见一斑。成立于1987年的鲁泰公司,曾经面临两大苦恼:一是产品提前生产多了卖不掉;二是临时的小单、急单没有工厂愿意做。如何基于现有生产资源,在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订单交付能力的同时,又能降低库存量?这一度让公司管理层“犯愁”。
2020年6月,鲁泰和犀牛达成合作。犀牛智造是新制造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让生产线具备极度柔性制造能力,为淘宝天猫上的品牌提供供应链服务。2021年8月,首个改造后的犀牛工厂试运行。这次试水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T恤、卫衣等十几个品类的生产周期压缩到十几天,比固有周期缩短一半以上。无论是公司全品类服装的发展定位,柔性供应能力的提升,还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谈起近一年来的变化,鲁泰集团服装行销总监司伟炯感慨道。
鲁泰的改变并非个案。“100件起订、7天交付”“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过去几年,犀牛智造从服装产业切入新制造,让不少中小企业尝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甜头。
业内认为,随着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企业如何针对不同客群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愈发关键。通过构建端到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实现对传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既能构建起规模化柔性生产能力,促进供给端结构性改革,也能为产业价值链提升提供助益。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转型也将为传统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探索新路径。以服装行业为例,中国服装外贸订单碎片化趋势同样明显,从五年前每单几万件到今天每单只有3000件,线上订单380件、线下订单1500件。与此同时,全球服装品牌厂商的产品交期不断缩短,15天交期的产品所占比重已经从2016年的3%提高到2018年的15%。快速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重构研发、生产、采购、供应链体系,具备高质量的柔性实时生产能力,也就意味着具备更高的议价能力。
深挖需求
创新激发消费潜能
开拓新市场、形成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是激发消费潜能的重要发力点。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消费工作时强调,“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
新品的研发和上市,正是洞察消费需求、抢抓发展先机的一面镜子。
六神口味鸡尾酒刷屏年轻人的朋友圈;玉泽蓝舱精华上市,首发超千万元……新品让百年家化焕发了新生。回望几年前,面临海外大牌风靡全球、国货新秀异军突起,上海家化压力骤增并尝试转型。2017年,公司开始与天猫新品创新中心(TMIC)合作,成为其首批用户。2020年,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上海家化旗下10个自有品牌及三个合作品牌全部和天猫TMIC达成合作。这种合作给上海家化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高业绩。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回忆称,2020年8月,上海家化旗下品牌“启初”创过去两年电商份额历史新低;4个月以后的2020年12月,该品牌一跃而起,创过去两年电商市场份额历史新高。
据了解,TMIC通过天猫平台的消费洞察、人群洞察,深度挖掘消费需求,并且通过一系列数字工具、产品,帮助品牌研发新品。这种全新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从实验室、设计师再到消费者的研发过程,是C2B的反向创新。
2021年3月,上海家化与天猫TMIC宣布将合作创新工厂2.0,从新产线、新组织、新营销三个维度更深层次赋能上海家化,加速构建上海家化与TMIC新智造模式。其中,新产线将从上海家化研发、企划和产销入手,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利用TMIC已有的知识库+孵化器、智能新品画像+3D测款、数字白瓶+试销诊断功能,提升公司大数据分析能力和数字化水平。同时,创新工厂将进一步驱动上海家化产品创新,实现更快的新品开发速度、更多的爆款产品、更高的新品成功率、更低的试错成本。
过往新品的研发周期平均为12个月,现在能够压缩到8个月左右。借助和TMIC的合作和配合,我们希望继续压缩研发周期,从而更快地跟上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也通过TMIC提供的消费者洞察和行业趋势,判断哪些赛道可能有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加快产品上新速度,就能够在新赛道里面占据先机,带动公司更好地发展。”潘秋生说。
这只是一个缩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表示,工业时代,企业自己设计、生产产品推销给顾客,而数字经济时代,要倒过来,要先知道需求,根据客户、市场的需求,来确定企业设计和生产什么产品。“数字化转型建立在系统转换升级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数据的数字化需求,将助力企业实现由外向内的商业模式。”
业内表示,电商发展的1.0阶段是将传统线下的消费数字化。目前电商发展已经进入2.0阶段——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带来新消费,这些消费是增量的消费。
风潮涌动
新机遇打开新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长远,一系列政策暖风频吹。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业内认为,面向未来,新机遇将开启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的新空间。
“企业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造的主体。”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近日表示,将总结推广一批好的技术、好的做法,分行业、分领域发布有关指南和指导,并培养一批优质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企业提供实用管用的典型案例和方法。同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面向中小企业发展的数字化赋能平台,结合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两翼,需要各方协同推进。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认为,数字产业化的核心是技术,产业数字化的核心是应用。也就是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核心是技术与应用的融合。
“数字产业化是手段,产业数字化是目的,前者为后者服务。”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工业领域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这两个IT要深度融合;互联网企业和工业企业要深度融合;信息人才和工业人才要深度融合;培育互联网平台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风潮涌动。在业内看来,淘宝天猫通过以犀牛智造、天猫新品创新中心为代表的创新探索,从研发深入制造,正在架起消费互联网和制造业创新中间的桥梁,推动两个优势的叠加、聚合、倍增。
关键词: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数字化升级
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