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央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发布《完善中国特色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筑牢系统性金融风险防线》一文。该文章收录在“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专栏中,为央行近期刊发的第六篇系列文章。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发现,该文章提及我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进一步明确强化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
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极强代表性
“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大、业务复杂,在金融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一旦出现重大风险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央行文章指出,当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规则体系已基本建立,同时科学评估认定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今年9月,央行更新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具体包括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等共计19家银行。对此,央行文章表示,“19家银行资产规模合计占到我国银行业总资产60%以上,具有极强代表性。”
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央行文章也披露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的更多内容和数据。
央行文章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监管取得积极成效。一是银行资本管理更为主动。截至2022年6月末,系统重要性银行均能满足附加资本和杠杆率要求,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二是普遍制定了“生前遗嘱”。系统重要性银行均已按要求提交了恢复计划和处置计划建议,预先筹划重大风险情形下的应对预案,提高了风险的可处置性。三是风险管理更为审慎。系统重要性银行普遍加强了信息报送及披露、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等要求,制定了系统重要性银行内部管理规定。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平均不良率1.33%,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拨备覆盖率为240%,同比提高15.6个百分点。
推动系统重要性银行
满足附加资本和杠杆率要求
“下一步将严格落实附加监管规定,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测分析和风险评估,推动其持续满足附加资本和杠杆率要求,通过恢复处置计划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央行文章表示。
除银行外,央行在文章中透露,将继续研究推动建立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评估与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框架。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银行平均不良率
什么是系统重要性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