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广州南部唯一保留原生态的岛屿的名气,海鸥岛上盛产已久的宝藏农产品却“养在深闺无人识”。胭脂红番石榴就是其中之一,这种在广东引种200多年,曾获“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的本地水果,直到对接新渠道后,才火了起来。
“胭脂红番石榴难储存、怕磕碰,农户过去都是采摘未成熟的果子运去市场售卖,如果等熟了再运过去,中间环节耗时,果子损耗严重,到顾客手里就烂了、变质了。”广州市番禺区金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戴浩贤告诉南都记者,海鸥岛还有凤梨释迦、苹果蕉、无花果等优质农产品,此前都受限于销售渠道,知名度不高,销量上不去。
不少广东本地国货农产品此前都有类似的问题,但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发生转变。5月22日,“南都开团·寻味大美广东”活动(以下简称南都开团)探访海鸥岛番石榴基地时看到,当地村民们正在忙着备战京东618,这也是岛上备货量最大的一次618,是平时的三倍。“我们已提前一个月做好生产计划,胭脂红番石榴、无花果、苹果蕉准时于6月初上市。”戴浩贤表示,5月已成为全岛村民最繁忙的季节之一。
岭南佳果破圈
胭脂红番石榴是岭南特有佳果,“广州海鸥岛有独特的气候、水土,经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多年培育的产品,果实多呈葫芦状,表皮硬实、果肉软糯,比市场上常见的鸡屎果、白肉番石榴、红肉番石榴等糖度高,易被老人、孩子所接受。”但戴浩贤表示,好果子却没有找到好销路,父辈们的销售方法和销售渠道太单一,胭脂红的知名度一直没能破圈。
无花果和胭脂红番石榴一样,成熟度不同,其含糖量和口感会有很大差异。此前,戴浩贤的父辈们主要依靠批发市场销售水果,而且没有冷链运输。广州这么热的天气,一批成熟的果子运过去,存放时间很短,如果不及时卖完,就会缩水、有黑斑、出现烂果,加上流通过程中的磕碰,损耗率极高。“销往线下批发市场的番石榴此前的损耗最高超过五成,无花果可以达到六成。”
为了避免大的损耗,很多果农会在水果长至五成熟的时候采摘,但这样的果子含糖量不高、太硬,口感不好,不能体现出胭脂红番石榴的与众不同,因此不仅销量有限,也很难打动消费者、打开知名度。
2018年左右,戴浩贤从广州一家知名的地产公司辞职返乡,接手父辈生意变身“新农人”。“当时就是希望通过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采用新的发展思路,改变现状,同时将广东本土生鲜水果的高品质和鲜度优势传播出去。”
南都记者留意到,2018年智慧零售全面兴起,为了差异化经营,各个企业相继推出溯源计划,寻访、挖掘原产地农产品。
七鲜超市华南区水果采销经理戎鸿正是寻找本地时令水果时来到了广州海鸥岛。“京东发起的‘本地鲜’项目,就是为了挖掘广州周边的时令水果,通过与生鲜农产品基地进行深度合作,打造‘科技+产地IP+全渠道’的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据戎鸿回忆,最先推的是无花果产品,当时偶然到海鸥岛游玩时接触的单品,“同云南产区的无花果不同,广东无花果表面没有绒毛,口感更香甜,而且可以实现全年供应。”
去年11月,戎鸿又将上述经验加以复制,将一年四季均可挂果的胭脂红番石榴引入七鲜,并在包装上打出“胭脂红”字样。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胭脂红名气提升后,开始转为向食品生鲜平台和线下商超供货,如今已经被更多珠三角消费者看见。
据悉,目前海鸥岛的胭脂红番石榴、无花果、苹果蕉,以及深圳本地杨梅、杨桃、青橄榄等,都已上架京东七鲜超市。
订单式种植
对接新渠道后,5月变成了海鸥岛较为忙碌的时节。早在4月,戴浩贤与七鲜等新美食生鲜平台沟通后,做好618生产计划。他向南都记者介绍,京东618主推无花果、番石榴、苹果蕉,备货量是平日的三倍,苹果蕉的日产量有一万斤。“这些水果的生长周期约45天。京东618大促开启后,全岛村民都会参与进来,从套果、采摘、包装到出货,果品上市可控制在6月初,也是全年口感较好的季节。”
由于京东七鲜的介入,海鸥岛的番石榴基地已形成一套订单式的种植流程,可根据新渠道的要求按需生产。据了解,果子上市一个月前,双方沟通上市时间、销量、成熟度等,给果实套上塑料袋。南都记者在海鸥岛悦佳水果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看到,不少快成熟的果实被包装上了塑料袋,起到防虫、防鸟、保温的作用。
“有了订单种植模式,基地不需要担心销售渠道,可以专心种菜。”位于惠州博罗县的晓峰有机蔬果基地是“南都开团·寻味大美广东”第二期探访的第二站。该基地负责人表示,有机蔬菜的种植周期是30天,根据订单,他们可以合理安排下种、分苗的时间,等到蔬菜成熟了就可以按照七鲜超市要求包装,配送到超市。”而平台方则可以提前开启预热、推广,以便上市后得到较为充足的销售。据悉,该基地目前直供线下商超、食品生鲜超市等渠道。
不同销售渠道对果子、蔬菜的规格、品质有不同要求。“七鲜等新食品生鲜平台喜欢视觉冲击感大的中大果,质量为二级、三级,多走精品路线。这就要在疏果时保留较少的果子,在源头把控品质。”戎鸿介绍,他们要求农产品基地水果达到8-9成熟的时候采摘,以便保证含糖量和口感。基地每天早上4-5点摘果,7-8点送至加工中心进行初拣和包装,当天下午送往七鲜仓库,第二天早上水果就能出现在超市门店,全程只需12-18小时。“最极致的情况下,从枝头到门店,我们试过6小时。”戎鸿表示,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时间缩短了,不仅水果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新鲜度和口感也更受消费者欢迎。
包装配送高技术含量
由于京东七鲜等新渠道的介入,广东农产品行业的技术含量逐渐提高。
南都记者在惠州博罗县的晓峰有机蔬果基地看到,塑料大棚两侧固定着大量的黄色粘虫板,两端还有杀虫灯。“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为了蔬菜不要有太多的虫眼,卖相好看,我们使用这种粘虫板。”鑫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张粘虫板的费用是1.5元,每亩地需要几十张,每个月这部分成本开支就需要10多万元。
“5月这样的天气,塑料大棚底的温度高达50-52℃,蔬菜采摘后如果立即放入冷库,制冷不均匀,很容易发黄。”鑫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采用真空预冷机,蔬菜放进去半个小时内降到1-2℃,进入休眠状态,防止变质。接着把预冷的蔬菜放入3-5℃的冷库保存保鲜。当天,再对其进行加工、打包,场所的温度也保持在14-18℃左右。南都记者现场看到,工人们穿着羽绒服,一根根挑选蔬菜,再切去菜秆,保留最嫩的部分。“成品要做到长短一致、粗细统一。”
“我们家的特色是苗菜,不仅考验种植技术,打包时更费手工。以番薯苗为例,七鲜超市只选用最嫩的藤苗尖,棵数多,耗时长。”鑫茂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茂平告诉南都记者,打包过程中考虑到蔬菜脱水的问题,每包还会装多几十克。
“番石榴、无花果运输途中,很容易磕碰。在包装上,除了网状泡沫外,我们还定制了塑料预包装盒子。“戴浩贤透露,不同尺寸的盒子装不同等级、规格的水果,“我们目前有两个装和三个装的胭脂红番石榴包装。”
大数据赋能
南都开团探访广州海鸥岛番石榴基地时,田间的一块电子屏幕引起了团友们的围观。南都记者看到,电子屏幕上方显示土壤温度、风向、光合有效辐射等数据。
“大数据反哺农业是电商布局的重点。订单式种植解决销售问题后,平台端将长期合作沉淀的大数据反馈至生产端,用大数据指导生产。”戎鸿告诉南都记者,他们采集一年的数据后,可获悉番石榴生长的最佳季节、光照条件以及哪个温度下番石榴的含糖度较高。数据显示,温差较大时,番石榴糖度上升,以此指导农场在昼夜温差大的冬季加大种植。
关键词:
生鲜平台
订单
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