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小红书滤镜引来网友讨伐 P图无罪虚假营销带节奏才有错
2021-10-26 15:41:42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服了小红书的女的了”“小红书女的快去坐牢吧”……是滤镜景点“破碎”后,网友对于小红书的一些玩笑。却也反映了不少人对于这一平台的某些印象:女性为主的社交平台,对于修图PS的过度依赖、消费主义的盛行……

图源:微博博主哈德曼的秘封女高中生

精美的图片,混杂着界限模糊的分享与营销,组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小红书,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逻辑。而在很多人眼中,美化似乎带有原罪,与虚假、虚荣相关。

在专业摄影领域,小红书其实也是被广泛关注并使用的平台,这次我们请到了专业摄影师和领域内的学者,谈谈他们眼中的“小红书审美”和“滤镜景点”。

在他们看来,辨别一张图是否精修其实并不困难。而小红书er们喜欢修成什么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修?其实是更有趣的问题。

把广东小海岛拍成马尔代夫?

冯平深:时尚摄影师、知名杂志摄影总监、南京广播学院客座教授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手机中有几个“每天要刷”的APP,其中就包括了小红书。在我看来,国内的平面和视频展示的社交平台中(主要是平面),小红书的审美是远高于其他平台的。但它同时也十分“趋同”。

举例来看诸如此类的“小红书审美”,风景要修成高饱和度、极为colorful的;面孔要拒绝瑕疵、修成某种模式化的精致;而时下最流行的“精致露营”,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图片都是黑色稍微饱和度低、绿色饱和度高、火光漂亮、食物质感很好的一套修法……

以至于那些展示旅行、酒店、美食、美女、生活方式的热门笔记,就职业摄影师而言,猜都能猜出它会采用什么滤镜,调整哪些参数,怎样才会出效果。

当大家都这么修时,要问这样“趋同”是否真的就是好看的?其实修图者未必那么在意。一方面,在对自我表达、个人审美没那么自信的时候,雷同其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做法;另一方面,单一化的修图审美背后,在于这样图片更容易获得社交价值。

colorful的、高饱和度的、拒绝瑕疵的,它的确会获得更多的点赞、回馈,甚至在小红书这样的平台中进一步转化成为商业领域的价值。

所谓的“滤镜景点”“过度美化”,其实就个人化的表达而言,比如一个上班族,一年中在五一十一黄金周终于有空旅行,现在不能出国,他/她去广东附近的小海岛玩,硬生生把小海岛拍成了马尔代夫。那又怎么了?他有这样的技术,他有这样的能力,他觉得很开心。就普通大众而言,滤镜景点、修图PS其实不成为一个问题。追求开心就好,自然可以去美化。

摄影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减法的艺术”:减去不美的部分,展现美好的部分。美化是一定存在的,甚至从拍摄者构思场景、相机原厂功能上就已经开始美化了,也就是我们所说“前置修图”。

美化一个场景,或者是美化一个人,我不认为有错,尽管它有时可能是拙劣的。将莫妮卡·贝鲁奇修成范冰冰,或者将范冰冰修成莫妮卡·贝鲁奇,两者固然都有自己的美,原本的人和事物在修图后失去了自身的特征,这样的“美化”背后是拙劣、不高级。

而令更多大家厌恶的“过度美化”,其实来自于它背后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益。一个不怎么样的地方,把它拍得很牛,很多人被骗过去,然后拍摄者和商家借此赚了一笔钱,大家会觉得恼火。核心是还背后的商业利益,让消费者为过度P图的景区买单。有时候我觉得P图本身倒有点蒙冤。

20年前就有“滤镜景点”了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艺术策展人。

20年前,P图的话题就在被反复讨论了。不过限于当年的传播途径、媒介形式相对有限,更多讨论仍限于摄影圈内。

那段时间,随着修图软件和技术变得愈发成熟,一些摄影人会把风景照调得色彩尤为鲜艳,或对人像做一些特殊处理,再拿这些影像去参加比赛。拿PS图片参赛,业界渐渐也会有一些共识,比如过度的P是否是对摄影本身的一种不尊重,或者会影响到摄影者对于影像的认知空间。

如今在摄影比赛中,对于P图都已有了清晰严格的规定空间。纪实类的照片是不能PS的,也就是说不可改变画面的原生状态,不能对色彩进行夸张的调整,至多对明亮度对比度进行微调;对艺术类作品来说,展示纯粹的唯美的艺术,或者展示创意和观念因素,对P图的限制会变得宽泛一些。

当前由于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及修图软件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中展示自己的形象或者摄影成果时,会想把它做的更漂亮一些,更吸引眼球一些,过度P图、滤镜景点的话题在更广泛的空间中被人们讨论。

事实上互联网上已经到达了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稍微调一下使其比真实更华丽漂亮,让真实世界披上画意的外衣,这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它也不是一个严肃纪实或者新闻摄影领域,而是一个大众传播的娱乐空间。

但是关键还是一个度的把握,例如对于风景、风光画面,稍微调一下使它画面显得更稳,漂亮一些,和谐一些,目的是把一个真实的世界告诉大家,这这是没问题的。但如果你做了许多移花接木的操作,然后再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很美、很自然的状态,但它原本并不是这样,那么它离开真实已经太远了,就违背了我们所说的底线问题。

照片拍得是什么,用在什么场合,表述的是什么,传播目标是什么,把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就会发现过度与否很容易判断。

互联网尽管给人提供了一个更自由更广阔的社交空间,但是我们还是应该保持着对别人尊重,对媒介尊重,对图像尊重的一种立场。

小红书审美真的单一么?

杨莉莉:深圳大学的副教授、视觉传播方向硕士生导师

看了小红书就“滤镜景点”的发文致歉,其中提到“小红书是一个普通人帮助普通人的社区,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这样的说法也有一些问题。

小红书中,有很多尚未成功实现转化的网红在不停的展示自己、获取流量、争取受到资本关注,一些成功转化的博主软文软图带货的倾向更是非常明显。所以分情况来说,那些为了利益原因的“过度美化”,它确实也有道歉的理由。

只是对于普通人,在日常摄影中去做的美化、PS,它始终是一种个人选择。如果其中不涉及利益转换,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你可以不认同他人的审美,但是你应当尊重他人的选择。

摄影本身是具备一定“欺骗性的”,图像、视频都可能是“所见非所得”。即使它们标榜着自己如何客观,实际上还是会有多少不一的主观,由此造成误解甚至欺骗,很多时候难以避免。

手机厂商也对这种所谓的“摄影欺骗性”是鼓励的,要不然就没有“计算摄影”这回事了。影像在拍摄那一刻就不是客观的:有美化、有云计算、有AI。

如今微信、绿洲、Instagram、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其实都在鼓励人们用图像进行表达与社交,这种现象从几年前开始变得十分突出。“社交摄影”是指从社交图像入手,来看待图像在社交网络上的生产、流通、连接,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交网络时代,人们用图像进行权力控制、身份认同及情感往来。

在社交网络中,人们通过摄影、合影、自拍,一些带有地理位置标签(譬如他人难以前往的地点)的旅拍等等,来彰显自己独特的品味或者展示一些稀缺的社会资源,这种行为本身就是进行形象管理、构建社交关系、显示社会资本的一环。分享决定生产,人设决定观看。

一些社交达人的“朋友圈分组”很用心思,根据自己不同场景下的人设,有针对性地分享给不同的人群,受众只能看到分享者想让观众看到的样子,从而使他们的人设更为固化、清晰,确实能在社交关系管理中达到一个非常高效的结果。

如果善于利用社交网络、社交摄影来进行自我形象管理,对于个人是会有一些积极的帮助的。

滤镜景点受到关注后,网络上也出现了“服了小红书的女的了”诸如此类的声音。其实我们在传播学研究中也会关注小红书这样的社交平台,会觉得它并非像传统的刻板印象中的那样——全是追求年轻貌美形象的女性,现在的状态并不如此。

当然,其中会有对又纯又欲、白瘦幼的审美追求并实践的人,但另一方面,其实小红目前也是相对多元的,可以看到对于疾病积极康复内容的展示、如何心理调整的内容的展示、或者说中年人如何打扮自己、度过更年期、健康管理等等……

所以,社交摄影里的“欺骗”,得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不能一概而论。

为一张图去一个地方

白川:时尚摄影师、人像摄影作品包括周迅、张柏芝、莫文蔚、朴树……

因为照片很美,比着照片就去了,34年前我干过这事儿。那是在汶川,一个羌族的寨子,照片是我做摄影师的舅舅拍的,拍摄的时候是秋天,画面光影交错金黄如同油画。

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学生,为了拍摄照片里的景色,我从成都坐了几十个小时汽车。当时还没有高速,没有网络,我只能沿途不断的向人打听路线,当我最后真正抵达了那里,结果却大失所望。

时值初春,天气、光线都不好,寨子破破烂烂的,灰突突的画面和那张将我吸引去的照片截然不同。当时的心情可能和去了“滤镜景点”的网友们很相似吧,奔着一个油画般的唯美景象辛苦前往,结果现实中的场景却这么不靠谱。

许多摄影师都会用小红书看场景、找场地,我今年也开始用小红书,其中确实能找到许多有价值的资讯,包括好的风景场景、展览推荐、艺术家作品等等。

但这个时代,我们不再会因为看到照片很漂亮,为了几张图就去某处。用地图或其他软件看实景图,查询一些实拍的视频,很容易就能判断“滤镜景点”真假。

这还涉及一个看得角度,其实我们无须也无法完全复制他人。但小红书现在很多倡导的一种打卡文化,一个东西拍出来很好,那么我也去打卡,两分钟拍照走人,再发一个微信、Instagram、小红书。

这倒也没什么错,只是要看如何去平衡它,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去看待事物?摄影能够带来的东西是什么?有些时候开始可能是不太开心的事儿,换个角度去看,其实也是很好的体验。比如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汶川之行,最后其实是开心的——去一趟也不完全为了拍照,还有很多美好事物值得发掘,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就人像美化来说,变得年轻、完美、害怕缺陷,可能是大部分人或者说演艺圈追求的效果。对于无暇、精致、修图的极端要求,它会涉及个人修养,经纪公司的要求,但其实背后还有一个全民审美倾向的问题。真的东西可能目前不受欢迎,大家还是倾向于一些工业化、标准化的东西。审美趋同是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各个国家会有程度的差异。过度责备社交媒体、P图倒没有必要,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关键词: 小红书滤镜 虚假营销 美学逻辑 热门笔记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