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第三方测评机构暗藏乱象 虚假套路亟需行业规范出台
2021-11-17 10:57:18来源: 广州日报

曾几何时,“买前看评测”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指定动作。当流量跟着需求走,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消费品评测平台也随之冒起。不过,有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第三方消费品测评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整体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标榜着为消费者提供公正、独立、科学评测的平台,却存在自立标准、虚假测评,甚至与品牌方利益捆绑等行为,诸多乱象亟待解决。

不可否认,商品测评的出现正好切中了当下消费者优选优购的需求。早前评测的出发点是比较单纯的,大多数是非营利性质,目的只为了帮助消费者甄别商品质量,识破商家“套路”,以求从用户的角度,形成一股自发的监督力量,倒逼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有利于市场良性发展。然而,当评测能吸引越来越多流量,难免就会惹人垂涎。此时,评测的性质便不再纯粹。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第三方评测机构都具有商业属性,说白了是以评测赚取流量,再以流量变现。其中,除了带货之外,最直接有效的变现手段,莫过于“假评测,真推荐”。为何同一个商品在不同评测中会有截然相反的结论,其中猫腻就在于有的评测机构会与商家进行利益绑定,并为其量身定制评测方法,让其能恰到好处地在一众评测产品中脱颖而出,从而推荐给关注了相关评测机构的用户。本该面向普通用户的评测平台,却沦为商家的营销工具。而“零门槛、无标准”的行业生态,让这类虚假测评如鱼得水。可怜消费者还未走出商家的套路,又掉入评测的套路。

正如前不久曝光的“种草”“拔草”乱象,无序的评测在消费市场中非但维护不了秩序,反而有可能成为某些资本的工具,成为助长不正当竞争的无形之手。对此,缺位的监管、空白的标准,应及时补上。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准则规范与标准方法,不能让测评机构“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损害公平。

另一方面,对测评平台的监管,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比如,考量其评测方法是否科学,评定其结论是否独立公正,若存在涉嫌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虚假宣传或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之余,还应曝光,予以警示。

说到底,测评机构应成为合格的第三方,而不是属于市场上的甲方乙方。只有评测的过程不受任何一方的约束,测评的结果方可谈得上独立公正,评测也才能真正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 测评机构 行业规范 虚假套路 乱象频发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