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申请获香港联交所原则上同意后,11月30日,顺丰同城(09699.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全球发布1.31亿股股份,预期发售价格在每股16.42~17.96港元之间,将于2021年12月14日(星期二)上午九时正在联交所开始买卖,有望成为港股即时配送第一股。
南都记者注意到,淘宝中国、哈啰位列顺丰同城的基石投资者的行列。据悉,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基石投资者不会成为顺丰同城公司的主要股东,且不会于公司拥有任何董事会席位。顺丰同城表示,“凭借基石投资者的投资经验及市场地位,基石配售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资源整合能力,及在业内创造协同效应。”
根据公告披露的信息,若基于每股发售股份17.96港元,则基石投资者将认购的H股总数为49,558,200股,占发售股份约37.78%及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31%(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基石投资者包括阿里巴巴全资控股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及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控制的公司Hello Inc.。
值得关注的是,顺丰同城分别与淘宝中国、哈啰出行签订了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其中,顺丰同城与淘宝中国将在市场营销、供应链、物流及配送服务以及软件技术的领域建立并开展业务合作;顺丰同城与哈啰出行将在硬件及设备领域建立并开展业务合作,共建两轮电动车换电“新基建”,此举是哈啰完善“出行+本地生活”生态的重要一步。
顺丰同城CEO孙海金表示,顺丰同城属于稀缺标的,好赛道、高弹性。淘宝认可顺丰同城的长期价值,基于未来双方的协同,阿里巴巴在商流有充足的流量,未来的合作空间上有非常强的互补性和合作的想象力。哈啰在两轮交通工具及能源供给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未来双方将共同提升城市便捷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同城即时配送业务的运营效率。
哈啰投资及企业发展部负责人任凌远认为,第三方即时配送平台是本地生活领域重要的基础设施,本次作为基石投资人战略投资顺丰同城,一方面是看好顺丰同城未来能在该领域成长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希望双方在多领域达成战略协同。
哈啰出行CEO杨磊称,哈啰集团目前正基于出行业务的流量底盘,大力发展本地生活领域的创新业务,通过本次基石投资,双方将在换电基础设施、智能硬件、本地生活等领域达成更紧密的合作。按照规划,双方的战略合作将率先在两轮换电基础设施展开,目前已在全国18个重点城市陆续展开合作,未来还将共同服务骑手及快递员群体。
根据顺丰同城更新的招股书,现阶段,顺丰同城的主要股东包括顺丰泰森(顺丰控股全资拥有)、SF Holding Limited、同城科技、宁波顺享及Sharp Land(顺丰同城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联席公司秘书之一曾海林全资拥有)、淘宝中国等。完成全球发售后,顺丰董事长王卫、顺丰同城CEO孙海金、CFO曾海林在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所占股权分别为52%、7.17%、2.14%,较此前有所稀释;阿里巴巴及淘宝中国持股比例为5.55%。
即时配送市场规模近万亿,企业参与竞争需要有足够资金、技术支撑和精细化运营能力。上海交通委邮政快递专委会副主任、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认为,此次发售基本上延续了顺丰过往的招牌动作,与各行业顶尖选手联合,从UPS到DHL,从普洛斯到夏晖,从中铁到嘉里物流,从腾讯到阿里巴巴……与拥有更多资源的公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避免走弯路,也更为稳健。顺丰同城作为顺丰新业务板块中最先登陆资本市场的板块,体现出了顺丰对于新业务的强大孵化能力,借助集团资源,顺丰同城有望实现年均增长翻番的目标。
今年前五个月订单量达5.14亿笔,但仍在亏损状态
顺丰同城最初为顺丰控股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业务部门,2019年起实现独立化、公司化运作,并推出“同城急送”品牌。招股书援引艾瑞报告的资料称,自顺丰同城于2016年成立以来,按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3个月的订单量计,已成长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独立第三方实时配送服务平台,占市场份额的11.1%。
据统计,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业务已覆盖全国超过1000个城市,累计服务超过2000名品牌客户和超过53万注册商家,活跃商家14.75万;个人注册用户达1.26亿名,注册骑手280万名,活跃消费者451.3万;骑手平均配送时长约为30分钟,每名活跃骑手年均订单量达1507.8份。
受益于本地消费边界的拓宽和即时零售渗透率提高,在财务业绩方面,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的收入分别为9.93亿元、21.07亿元、48.43亿元,逐年以翻倍的规模增长;订单总数分别为7980万笔、2.11亿笔、7.61亿笔,复合年增长率为208.7%,超同期整体实时配送服务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27.0%。今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收入30.46亿元,同比增长113%;同期订单量同比增长151.2%至5.14亿笔。若照日均单量测算,单量接近美团的十分之一。
顺丰同城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外包成本、与公司所雇用骑手有关的雇员福利开支。2018~2020年,人力外包成本逐年翻倍,分别为10.45亿元、21.11亿元、48.60亿元,分别占同期总营业成本85.4%、86.4%、96.6%。但由于营业成本、研发、营销、行政等开支大幅增加,公司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五个月内净亏损分别为3.28亿元、4.70亿元、7.58亿元、3.53亿,前三年合计净亏15.56亿元。
据统计,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从15元下降至5.9元。履约成本指与骑手有相关的劳务外包成本及员工福利费用之和,占营业成本的97%以上。招股书称,“我们的劳动外包成本占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收入超过100%;因此,我们可能在未来就每个配送的包裹产生额外亏损,直至业务扩展建立规模经济效益。”
受益于收入和订单量持续增长,及每笔订单的平均履约成本下降,顺丰同城的经营效率在网络效应及规模效应下有所改善,毛损率由2018年的23.3%大幅收窄至截至2021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0.9%。但招股书表示,“考虑到上市后预期产生的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以及营业成本、销售及营销开支、研发开支因集团的不断扩张而增加,预计2021年我们的净亏损将大幅增加。”
顺丰同城的主要客户多为商家。2018~2020年以及今年前五个月,顺丰同城来自五大客户(除顺丰控股集团外,五大客户均为独立第三方)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67.7%、67.1%、61.2%及61.1%,占比趋于下降;而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22.7%、19.4%、33.6%及38.6%,头部客户收入占比有所提升。
顺丰同城表示,假设发售价为每股股份17.19港元,将收取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21.29亿港元,预期其中约35%或7.453亿港元用于研发及技术基础设施,约20%或4.259亿港元用于扩大服务覆盖范围(主要是下沉市场)以及扩大运力池,约20%或4.259亿港元用于物色的潜在战略收购及投资于行业价值链上下游业务提供资金、以补充扩大业务营运,约15%或3.194亿港元用于营销及品牌推广,约10%或2.128亿港元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关键词:
顺丰同城
即时配送
业绩亏损
规模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