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节后影院开始降票价 只是电影市场改革的第一步
2022-02-09 10:29:28来源: 东方网

据灯塔数据,截止到2月7日10:45,春节档总票房已经突破50亿,达到了54.78亿。而这个数字背后是史上最贵春节档,今年春节档(截至目前)平均票价达到了53.1元,大年初一的平均票价更是高达56.1元,创下了历史高点。与票价相对应的,今年进电影院的人明显少了很多。电影《狙击手》宣布自2月7日起下调所有版本结算价格至A类35元,B类30元(各降5元),这也是今年春节档8部新片里首部降低限价的影片。(2月6日澎湃新闻)

《狙击手》降票价,或许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春节假期结束,按市场规律,去影院的人少了,票价自然要用价格来调节市场,所以,预计各电影都会降价。更不要说早在2月3日,就有红V爆料,全国院线群收到了“调整科学定价,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的建议。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调解下,影票降价应该是大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票的定价由电影的制片方、发行方与影院(院线)商议定价,并签订合约,但定的结算价格是最低票价,并不是均价,也不是统一价。只是按照此协议,影院不能以低于这个价格卖票。也就是说,影院不可能大幅度降低票价,否则就是以自己的亏损来为制片方和发行方买单。所以,即使现在影院所有电影都降低票价,也不代表今年国庆假期和明年春节假期电影票不会再提价,甚至比今年春节更贵。如果假期票贵,看电影的人少,非假期降价看电影的人也不会多,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无疑让还没走出困境的影院雪上加霜。

票价降多了,影院难以维持生存,降少了,导致观众不进影院,影院可能仍难以维持生存。要解决这个矛盾,或许还要从两方面解套。

一是电影的制片方、发行方要适当向影院让利。不能因为现在影院多,制片方、发行方有选择权而涸泽而渔。制片方要创作好电影,发行方要选择好电影,让观众愿意为好电影多支付一点钱,而不是“人次不够,票价来凑”的纯商业操作。

二是影院要兼顾假期电影的文化公共服务属性,通过文化服务多业融合来打通瓶颈。2021年3月1日,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就指出,持续提升消费体验。电影票价暴涨,表面上是市场推动,深层次分析还涉及交易中的消费者体验。影院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抬高电影票价,继而忽略节日期间电影消费的大众属性,无异于杀鸡取卵,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理解,受伤害的最终还是自己的长远发展。

由影院想起书店。很多人不在实体书店买书,但很多书店通过“一专多能”,通过开发文创产品,向特色化、精品化、专业化方向转变。反观一些电影院,创新的东西很少,最多不过是卖爆米花和可乐,其收益还不能支持其降低票价,也就养成了票价依赖症。

看电影的主要观众群是年轻人,而年轻人的特点是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社交需求,而且社交需求的比重占得越来越大。卖爆米花和可乐只能解决生理需求,不会提高社交需求。提高社交需求,关键还是来影院的人更多,然后打造社交场景,影院在社交场景的收入提升了,就可以降低门票价格,继续吸引年轻人,继续扩大社交场景收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点上,广东影院是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各地要把影院的发展放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这个大框架中来,放到城市文化产业链上来,通过帮助影院走跨界、融合之路,把服务提上去,把票价降下来,让包括外来务工的年轻人也能看得起的电影。

关键词: 影院降票价 降低限价 文化产业链 电影市场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