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消费者和网友,把张小泉,当蒜在拍了。原因是张小泉过于装“蒜”。拍个蒜,刀断了。只是概率问题。我相信并不是所有张小泉菜刀,拍个蒜都会断。否则这个市场早就跟张小泉一刀两断了。

所以本来也就一个维权的事情,是客服道个歉、换把刀可以解决的小事,张小泉硬是把它弄成了教育问题、技术问题、人与人之意的差距问题。给人感觉,不是刀不好,而是全中国烧菜做饭的人不行,这就有点伤自尊了。
昨天晚上张小泉总经理出来道歉,是有人翻到今年3月份他在一段视频中很优雅地指称中国人的切菜方法不对,而且对标的是米其林厨师。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张小泉总经理,装蒜装得更狠,这回更伤自尊了。
论刀功,不要说古代的庖丁解牛,就将近400年前张小泉在杭州街头打铁卖刀的时候,也没米其林混饭吃的地方。消费者气不打一处来,是因为对中国古代工匠、对工匠精神的一种自信和膜拜。他们没想到张小泉总经理竟然崇拜的是米其林厨师,没想到他会把亿万普通中国老百姓下厨房切菜、拍蒜时,对于刀不能断的基本诉求,对标到了米其林。从中可以看出,张小泉在传承性上、在市场的服务对象服务主体上,跟中国消费者的诉求是有偏差的。
张小泉总经理诚挚道歉的时候说,现传的视频中,并没有根据当时的情境和语境进行描述,从而导致大家对此产生极大的误解。实际上除了有可能一部分网友在前后的时间点上有误解,而他所阐述的这些观点、所对标的米其林,是不会有误解的。消费者朴素地认为,原来张小泉的产品是提供给米其林餐厅的,早说嘛!我根本就不是你产品的消费对象。
但对于张小泉来说,确实要反思为什么一把菜刀断了,这么多人过来拍蒜。是不是以为张小泉配得上米其林才算是高档?是不是放弃了传统工艺的坚持?是不是放弃了工匠精神和服务对象的尊重和坚守?说白了就是,是不是觉得大众两个字很掉价、很丢份?如果这样,老祖宗留给杭州的这个民族品牌、金字招牌,就会败在一些人的手上。
关键词:
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
张小泉总经理道歉
张小泉拍蒜事件
张小泉民族品牌
张小泉上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