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 宁德时代(SZ300750,股价532元,市值1.3万亿元)和“锂王”天齐锂业(SZ002466,股价116.85元,市值1918亿元)相关人士围绕电池回收率展开的激辩,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双方争辩的问题,采访业内人士,却得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答案:“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
即便如此,这场争辩却让资金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个板块的投资机会。7月22日,超越科技(301049,股价30.19元,市值28.46亿元)和天奇股份(002009,股价21.29元,市值80.75亿元)等早早涨停并封死涨停板。
(资料图)
“宁王”与新“锂王”相关人士的激辩
7月21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电池不同于石油,石油用了后就没有了,电池里面绝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以我们的邦普为例,对镍、钴、锰的回收率已经达到了99.3%,锂的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但这一说法却受到了质疑。据南方财经报道,天齐锂业投资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在锂电池中,锂回收理论上可以,在商业应用上还达不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对于曾毓群提及的“锂的回收率达到90%以上”的说法,上述人士称,“实验室应该能做到,但是商业上我个人还没见过”。
据中证报报道,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欢迎到广东邦普看先进量产技术。”
目前,天齐锂业已成为国内新的“锂王”。据上半年业绩预告,天齐锂业2022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96亿~116亿元,而赣锋锂业(SZ002460,股价93.2元,市值1879亿元)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72亿元~90亿元。如果双方业绩预告都准确,那么天齐锂业将超越赣锋锂业重夺“锂王”称号。
“双方不在一个频道上”?
如何看待双方的辩论?
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7月22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锂回收率达90%,还是有底气的。
“我个人了解到,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宣布钴和镍的回收率超90%,甚至超95%;锂的回收率一般在70%~80%之间,其中三元中的锂通常要比(磷酸)铁锂回收率高一些。未来随着回收技术的提升,电池材料的回收率肯定会更高。”于清教说。
而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7月22日在接受电话采访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双方说的不在一个频道上”。他认为,在锂资源回收方面,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而天齐锂业方面说“商业上没实现”也是对的,因为现在最大难点就是电池怎么回收上来。
“目前来讲,具备资质的锂电池回收企业,它真正能够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的量大概是整个市场的10%到20%。”墨柯说。也就是说,对锂电池回收“正规军”们来说,还有八成左右的退役动力电池面临难以回收的问题。
7月22日,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微信采访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锂回收率90%之争没有什么意义。”他表示,由于行业内不同锂电企业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不尽相同,金属元素与酸碱盐的配比也都有差异,有的企业侧重于镍、钴的回收,很多磷酸铁锂电池企业又多侧重于锂的回收,回收工艺也是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大多都是基于对自己电池的理解和经验积累。
在祁海珅眼中,锂电池回收产业链当务之急,是要快速向规范化方向探索、完善回收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和建设行为准则甚至是准入门槛等,以提高回收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激辩背后:锂矿石涨价,催热回收市场
宁德时代和天齐锂业相关人士进行上述争论的背景是:上游锂矿价格走高,而动力电池“退役潮”将至,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备受关注。
祁海珅表示,这次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充分体现出了上游资源价格暴涨对于锂电池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挤压,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据了解,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高企。据Wind数据,7月22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7万元/吨,而去年同期的价格仅有8.8万元/吨,一年时间涨幅超4倍。
图片来源:万德截图
受益于此,上游矿企纷纷交出了亮眼的业绩答卷。在业绩预告中,天齐锂业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1089.14%~13420.21%,将实现百倍涨幅。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08.24%~535.3%。
但对中下游的材料厂商和电池厂商来说,上游资源价格高企却意味着成本的提升。为了降低成本,增强资源自给率,许多厂商也开始向上游布局,展开“抢矿大战”。
其中受关注最多的就是今年5月份“20亿抢锂矿”的事件:成都兴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54.29%股权在京东破产拍卖平台被卖出,最终成交价超20亿元,是起拍价335万元的597倍,创下了业内罕见的拍卖纪录。
祁海珅说:“‘百家争锂’的近似狂热局面,也会大力催生锂电池回收市场,毕竟锂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商业化之路已经开启,虽然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但随着锂资源相关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电池市场保有量的增加,淘汰废旧电池的数量和体量也会越来越庞大,电池回收产业链无论是出于环保角度、还是社会责任都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同时,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潮”也将到来。东吴证券研报显示,预计2021年~2022年动力电池退役潮开始爆发,2021年估算退役量约为36GWh,而到2025年将达到116GWh。
于清教认为,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资源保障是产业链企业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提升,大力发展电池循环经济是必然,回收将成为未来锂、钴、镍等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
锂辉石。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资料图)
回收难题:正规大厂干不过小作坊
但是,正如宁德时代和天齐锂业相关人士在争论中所谈到的那样,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不是一帆风顺的,目前该行业还面临着难以真正实现“大规模回收再利用”的问题,因为有资质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难以收上来电池。
此前,新华社曾报道过“20万吨退役动力电池大量流入黑市”的问题。墨柯表示,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电池是能收上来的,只不过绝大部分是被没有资质的小作坊给收走了。
根据目前我国相关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70%左右,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的情形。墨柯说:“小作坊为什么对这个(退役电池)很有兴趣,因为电池容量还剩70%,就意味着还有很多市场可以继续用它,它残余的价值还比较高。所以小作坊就会想方设法把它们收上来。”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具备资质的锂电池回收企业争不过小作坊的现象呢?墨柯表示,小作坊往往没资质,也不受监管,在环保等方面的成本会更低,意味着可以给退役电池出更高的价格。而消费者把车买走之后,电池的所有权是属于消费者的,而不是属于整车厂,所以会倾向于价高者得。
除了“出价更高”之外,墨柯认为小作坊在宣传能力上可能也会更强,能渗透到车主层面。墨柯表示,小作坊到处贴小广告,比如电线杆等等,这意味着更多的电动汽车的用户,可能在第一时间会看到小作坊们的小广告,而非正规回收企业的。
申港证券研报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回收热度提升,参与回收的企业数量陡增,价高者得的拍卖形式及尚未成熟的定价机制,使得动力电池及废料回收渠道较为混乱。如何构建稳定优质的回收渠道,成为动力电池回收企业间竞争的重要着眼点之一。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天齐锂业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