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汽车后备厢摆放上商品,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店铺。据媒体报道,眼下车尾厢市集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流行起来,打卡网红店铺和商品成为年轻人新近消费热点。一辆车就是一家店,每个后备厢都装有一方小天地,各具特色的后备厢摊位,点亮了市民夜生活,成为新的夜经济增长点。
以广州为例,近来多个园区为了吸引人流,办起了车尾厢市集活动。7月15日起,广州岭南印象园开启“夜游季”,除了有车尾厢市集,还有户外音乐会、露天电影等活动;在BIG海珠湾艺术园区,参与“市集报名”,通过审核后可在园区内合规摆摊;7月15日至8月30日,广州芳村健康港星河COCO Park的第六大道上每天都有车尾厢市集。可以说,车尾厢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备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喜欢。
在全国其他地方,类似的车尾厢经济现象也很常见。交一点停车费,售卖一些充满个性色彩的小商品,这种尝试成本很低,既富有乐趣,且能换来回报。选择人气较高的地段,摆个摊位,靠此打份零工,赚点小钱。央视的报道提到,类似的车尾厢经济现象,除了零散的摊位,也有正规的市集。采访中提到,无论是摊主们还是逛市集的消费者,除了经济方面的考虑,通常还希望通过逛市集获得一些新体验,有的以此创业,有的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可以说,这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是一种新的社交形态。
在广州的案例中,车尾厢经济已经相对成熟。与过去通俗意义上的摆地摊有所不同的是,这种“车尾厢”经济并非完全自发形成的,通常是作为夜间经济的一部分——主办方发起一个主题活动,并对车尾厢摊主发出招募,对于报名的车尾厢商铺,一般都会针对其品类及资质进行筛选,挑选出匹配市集活动主题元素的商铺。据介绍,在正式入驻集市之前,摊主需要统一向主办方提交车辆资质、健康证等证明文件。此外,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主办方针对可能存在的现场环境情况,针对茶饮、美食商铺可能存在的气味、污渍等问题,提前做好应对预案、模拟测试。
上述模式比较有代表性,媒体报道的很多案例中也大多提到,通常只要经过申请,符合相关资质,摊主就可以加入到类似的车尾厢集市中。这就意味着,从一开始,车尾厢经济就是在符合城市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从事活动,这显然与过去人们印象中的“走鬼”现象大为不同。事实上,一些案例中已经体现出足够的管理智慧,比如,为了规范车尾厢集市,广州市越秀区相关部门提供了场地和人力保障,并探索其作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路径。
有专家就表示,车尾厢集市反映了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贩卖的不仅是商品,还有情怀和氛围。这种比较‘草根’的新业态,也考验一座城市的管理智慧。”南都记者检索发现,以小红书为例,2022年1月至5月,该平台“车尾厢集市”“后备箱集市”的相关搜索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2866%,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后备厢咖啡”和“后备箱冰粉”。目前看来,各地对车尾厢经济基本采取了相对包容的态度,这很大程度上可能因为目前这种经济形态规模还不算大。今后一旦规模扩大,监管的思路是否要调整,这无疑是一个未知数。
且不说还有很多零散的完全自发的车尾厢经济现象,即便是那些相对规范的主题集市,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也不容忽视。据媒体此前报道,广州番禺沙湾水道旁车尾厢网红墟市影响环境,产生的垃圾对附近水源保护地造成污染。此外,来往的非机动车与停放的私家车导致街道交通拥挤和噪声,引发附近居民多次投诉。居民的这种反应无疑是一个提醒,如何平衡好城市秩序和车尾厢经济这两种诉求,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成为一种普遍且持久的经济与社交形态,就必须订好规矩,厘清责任与义务。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显然不能光靠摊主们自觉,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主动服务,显然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
车尾厢经济
后备厢夜市
后备厢经济
夜经济增长点
车尾厢市集活动
广州夜游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