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年内逾40家上市企业信披违规被查 *ST企业成近期监管重点
2022-08-18 08:50:31来源: 南方都市报

又一家A股企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8月12日晚间,航天动力(证券代码:600343)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对公司的《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092022005号),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消息一出,航天动力15日开盘一字跌停,跌幅达9.96%。

实际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重要原因。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Wind资讯及上市公司公告后发现,截至8月17日上午,年内共有60家上市企业及相关方(子公司、董监高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49家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占比近八成。

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今年以来,监管加大信披违规查处力度,目的是为了提升信披质量、增强市场信息对称性。其中,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中介机构压实责任的自律性结构有助于有效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信披违规企业数量创新高

信息披露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所在,也是连接投资者与上市企业的重要纽带。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Wind资讯及上市公司公告后发现,截至8月17日上午,今年共有49家上市企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这一数据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就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具体类型来看,今年以来公布的多数立案通知书中并未披露具体违法事实。不过从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上述49家上市企业中,包括太安堂、ST辅仁、ST柏龙在内的7家企业,立案事由为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1年年报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中,太安堂于今年6月16日披露2021年年报,年报“难产”近50天;ST柏龙则是于今年7月1日公布年报,停牌期更是长达两个月。

尽管余下42家企业未公布信披违规的具体细节,但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过往信披违法违规案例后总结发现,信披违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重要类型,分别为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未按时披露定期报告、隐瞒关联交易或占用巨额资金、业绩预测不准确或不及时。

对于信披违规立案企业数量创下新高这一情况,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这充分体现出了监管思路已经有效转变,监管的主要目标转为提升信用披露质量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对称性。

在盘和林看来,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对称性,就是要使得小股东和大股东获得的信息量基本相当,从而防止大股东和公司内部人员通过信息优势“割韭菜”。 “只有信息对称,大股东、小股东、内部人员之间没有信息套利,没有内幕交易,资本市场才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盘和林补充道。

事实上,针对部分上市企业的立案调查此前已有征兆。

以*ST吉药为例,7月28日,*ST吉药发布公告称,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依法对公司立案。而就在六天前,*ST吉药收到深交所的年报问询函,共涉及10个方面问题,并要求*ST吉药就相关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并在7月29日前报送相关材料。记者留意到,截至8月17日上午,该公司仍未回复问询函。

除此之外,ST辅仁、金字火腿、泽达易盛等多家企业在被证监会立案之前,就因交易发生重大损失未及时披露、会计处理不规范导致财报披露不准确、产品实际投资情况与资产管理计划不符等不同原因收到过相关地市证监局的警示函。

*ST企业成为重点对象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后发现,截至8月17日上午,年内49家上市企业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ST企业有17家,成为信披违规的重点对象。

具体来看,17家*ST企业中,9家已经被摘牌或进入退市整理期,例如*ST新亿、 *ST德奥、*ST华讯、*ST济堂等企业已经于今年3月至7月期间先后退市。

除已退市外的其他8家*ST企业也是危机重重。公开信息显示,*ST奇信、*ST凯乐、*ST宜康、*ST必康、*ST吉药先后于今年5月至7月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存在退市风险的部分*ST公司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先实施信披违法行为,后导致公司被强制退市或进入退市整理期,第二种则是为了避免公司陷入濒临退市的局面,从而实施信披违法行为。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退市公司的信披违规行为同样也会被监管部门追责,包括给予公开谴责、通报批评等纪律处分。

以退市济堂为例。8月1日,上交所发布纪律处分决定书,由于信息披露方面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未按规定申请停牌并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等违规行为,对退市济堂及时任董事长张美华、李军植等多个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此前,退市济堂已于7月7日终止上市暨摘牌。

此外,记者留意到,在前述的49家上市企业信披违规企业中,ST企业占据12家,其中*ST广珠于今年6月1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并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正式“摘星”变为ST广珠。

信披违规成本提高,七月以来已有三张“千万元罚单”

自新《证券法》实施、监管层设专章规定信息披露制度以来,上市企业信披违规的违法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南都·湾财社梳理今年已经公布的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发现,对于确有存在信披违规的上市企业及相关方(子公司、董监高等),处罚措施主要包括处罚金、警告处分,以及对于负有直接责任的董监高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其中,处罚金为十万元至上千万元不等。

信披违规一直以来就是高额处罚金的“重灾区”。8月16日,远高实业发布关于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因信披违法违规,远高实业及相关负责人合计拟被罚1600万元,这一重型罚单引起广泛关注。不仅如此,今年七月以来,*ST蓝盾与*ST澄星两家企业也先后以同一事由“领回”1320万元及1130万元的罚单。

截图自*ST蓝盾公布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截图自*ST澄星公布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已公布的信披违规立案企业罚单中,处罚金额处于100万至1000万的罚单较往年显著增多。例如退市济堂于今年4月12日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对该企业及负有直接责任的董监高共除以罚款900万元;同样的理由,中公教育在今年4月“领回”罚金为750万元的罚单;ST华钰则是在今年1月接到罚金为710万元的罚单。此外,林州重机、ST海航、ST热电、中超控股等分别被处罚470万元、300万元、270万元、205万元。

截图自退市济堂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不仅如此,除立案调查的上市企业外,针对上市企业信披违规行为,证监会和各地证监局年内开出百余张罚单,具体处分类型包括约见谈话、监管关注、责令改正、出具警示函、公开批评和其他公开处罚。

实际上,信披违规成本不断提高的背后,是监管打击信披违规行为的力度不断从严。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要施加更多的处罚,是因为信息披露是整个注册制的核心部分,所以提高违法成本,更有利于提高上市企业的信披规范性和自律性,从而保护中小投资者。

除了处罚力度,监管的对象也是多方面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记者,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监管采取的是信息披露的全流程管理,也就是说,上市公司是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中介机构是信息质量的把控者,他们共同对信息披露质量负责。

在盘和林看来,过去,中介机构在信息披露上责任不够明确,从而使得中介机构监督上市公司方面不够积极,故而当前提高信披质量,也需要提高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

对此,邵宇表示,中介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但毕竟信息披露的主体是上市公司,所以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中介机构压实责任的结构更有助于当下信披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上市企业信披违规 注册制改革 什么是*ST企业 信披违规成本提高 信披违规被罚千万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