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临近,北向资金仍在疯狂“抢筹”A股。短短13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已超千亿元,超2022年全年流入总额。
外资狂买千亿
1月19日,北向资金净买入93.94亿元,大举“扫货”A股。2023年初以来至1月19日,短短13个交易日中,北向资金净买入12天,累计买入1032.75亿元,金额超2022年全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时,这13天也成为有史以来北向资金流入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Wind数据显示,近四年来,北向资金最长曾连续流入30个交易日。Wind数据显示,2019年11月14日至12月30日期间,北向资金呈现连续净买入态势,累计买入1136.96亿元。本次连续流入时长虽未到30天,但金额已不相上下。
2023年外资流入空间还有多大?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启尧、程鲁尧在研报中表示,保守估计外资今年将流入3000亿元,但若考虑到外资的回补,则有望在今年3000亿元左右的趋势性流入基准上额外贡献2000亿元左右。同时,随着2023年全球流动性由紧转松、中国资产优势重现,预计全年外资流入有望达到4000亿至5000亿元超预期水平,成为2023年A股市场的主导性增量资金。
瞄准龙头、宽基
源源北向“活水”流向何方?答案仍是热门行业龙头股。
Wind数据显示,近7天,新能源龙头宁德时代、隆基绿能分别吸引32.937亿元、17.15亿元北向资金流入。白酒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则被买入超30亿元。此外,大金融板块也吸引大量北向资金,中国平安、东方财富、招商银行等位居外资买入榜前列。从资金流向的风格和行业来看,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疫情修复主线获得较多增持,包括休闲服务、有色金属、非银金融、传媒等行业。
此外, A股宽基ETF也是北向资金瞄准的方向。记者获悉,相对于行业主题类ETF,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宽基ETF近期获得增量外资流入。1月13日,北向资金对华夏沪深300ETF的持有规模几乎翻倍。华夏上证50ETF也获明显流入,1月17日,北向资金对其持仓规模单日上升约14%。
中金公司认为,近期北向资金流入背后可能包含多方面因素,一是美联储加息节奏缓和,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好转。二是国内政策变化下,近期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其表示,近期市场修复过程中,外资重仓的消费、医药等行业表现较为强劲,估值有所修复但仍有向上空间。
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规模狂飙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向资金疯狂涌入之下,个别股票的外资“浓度”已接近顶格。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1月18日,东方雨虹、美的集团、华测检测三只A股被外资“买爆”。境外投资者对东方雨虹的持股比例高达29.31%,不仅触及外资28%的暂停买入线,也几乎接近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最高限制。
资金不仅涌向A股,海外中国资产也吸引大量外资流入。ETF.com数据显示,2023年初以来至1月19日,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安硕MSCI中国ETF(MCHI)获超3亿美元净流入。拉长时间来看,从去年11月以来,资金便呈现大幅流入趋势,累计流入近12亿美元。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以及成分股股价上涨,这只ETF规模也迅速增长,目前已接近90亿美元。
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外资巨头对中国经济韧性及前景充满信心。景顺亚洲(日本除外)首席投资总监Mike Shiao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上行,企业盈利将大幅回升,有望强势上行。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将出现较强反弹。
他表示,家庭超额储蓄和国内外出行率上升将共同为消费复苏带来强有力的支持。鉴于内需激增,且强劲内需带动消费复苏,零售、餐饮、旅游、娱乐及电子商务等消费者服务行业将率先反弹,随后将在2023年迎来更广泛的经济增长。
展望2023年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贝莱德基金首席投资官陆文杰表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货币财政、疫情防控以及产业政策都处于利好环境。伴随着估值修复,2023年初价值风格的资产会相对表现较好。往后看,随着业绩期的来临,市场的关注焦点会逐步回归到业绩的兑现上来,届时盈利优秀、可持续兑现业绩的成长股也会迎来较好的表现。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中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