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有投资者在互动易平台上向宁德时代提问:“宁德时代是否有发展汽车生产制造的战略规划?”此外,也有投资者称:“强烈建议宁德时代切入整车产业链,实现全面的业务发展。”
宁德时代方面对此表示:“公司会做大量的工作去支持车企客户的发展,为车企客户提供全市场最有性能竞争力、最有成本潜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但公司不会去造车。”
宁德时代虽然不造车,但其在不断延展自己汽车领域的投资版图。例如去年12月,宁德时代与奇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入股奇瑞控股,成为第七大股东。同月,宁德时代与华为终端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围绕华为智选车项目进行合作。此外,宁德时代也与长安汽车签署成立合资公司协议,与阿维塔科技签署深化战略协议等。
(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更是加大了与车企的合作。2023年3月,宁德时代与北汽集团签署商务合作与先进技术赋能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共同开发动力电池产品,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4月,宁德时代与理想汽车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预计其第一款纯电动汽车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宁德时代的4C麒麟电池的量产车型。2023年6月底,宁德时代与长安汽车联合成立了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以及其旗下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51%、30%、19%。
“一方面,作为供应商,宁德时代如果造车就会跟其客户产生竞争,可能失去一部分客户。另一方面,造车投入较大,利润相对较低。目前,宁德时代专攻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企业资源有限,没必要放弃自己的优势业务去做一些低附加值的业务。”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宁德时代第一次公开表示不造车。早在去年6月,宁德时代也曾表示过不会造车。今年3月,在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再度释放信号称:“宁德时代正在推进CTC,会为造车企业做好基础工作,不会去造车,此外,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围绕电池服务领域进行拓展。”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宁德时代不造车的背后,与其更看好电池领域的巨大市场有关。曾毓群表示:“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范围很广阔,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储能)’,市场空间很大,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不等于电池渗透率,除了乘用车新车的渗透率,其他领域的电池应用未来仍有十倍以上空间。目前公司拥有广泛的技术与产品储备,在市场上还有N个应用增长极。”
事实上,在当前宁德时代主营业务中,除动力电池外,储能系统和循环回收是宁德时代正在逐步蓄力的重点新业务,其中尤以储能为主。
根据财报数据,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系统业务营收约449.8亿元,同比增长230.16%,成为宁德时代现有业务增速最快的板块,占营收比重近14%。而在此前两年,宁德时代2020年、2021年储能业务营收分别为19.43亿元、136.24亿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86%、10.45%,储能业务实现营收增长超20倍,业务比重增长超3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92175916
在技术方面,今年3月中旬,宁德时代携液冷CTP储能解决方案首次亮相于日本东京举办的国际智慧能源周。在展会上,宁德时代展出了户外EnerOne电柜,以及户外预制舱系统EnerC,并公布了液冷储能解决方案的详细内容,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今年5月,宁德时代更是发布了全球首个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
更为关键的是,储能业务的发展也进一步扩大了宁德时代的汽车生态版图。去年1月,宁德时代发布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专门为实现“共享换电”而开发“巧克力换电块”采用无线BMS技术,重量能量密度超过16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325Wh/L,单块电池可以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续航。
有观点认为,如果要实现储能业务的商业闭环,布局充换电服务或是最佳选择之一。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充换电站所需要的储能电池单元基本可以现实自产自销,就这摆脱了储能单元的重资产建设难题。在实际运营中,电价的削峰填谷也将为其带来相应利润。
此外,东吴证券分析师周尔双认为,随着宁德时代等龙头电池厂的加入,加上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望推动电池标准化。另外,从目前来看,换电模式面临来自主机厂的阻力较大,主机厂面临丧失核心技术的风险,但随着换电站的大规模建设,运营类车型消费者对换电车型需求提升明显,推动主机厂推出换电车型。
截至7月4日收盘,宁德时代(300750.SZ)股价报229.25元,跌0.27%,公司最新市值为1.01万亿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