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科大讯飞在感知智能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功运用在了“智慧广电”领域。她称,在某些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经和发达国家站上同一水平线,甚至从并跑跃身领跑。作为人工智能的“国家队”,科大讯飞将基于自身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电产业,共建“智慧广电”。
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受访者供图)。
AI赋能构建“智慧广电”
据王玮介绍,目前科大讯飞将感知智能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了“智慧广电”。
具体包括:首先,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中内容、说话人、语种等信息识别出来,相当于给机器装上了人工耳朵。其次,语音合成技术,将任意文字信息转化为自然流畅的语音,相当于给机器装上了人工嘴巴。第三,机器翻译,2014年以来,科大讯飞分别获得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大赛(IWSLT)第一名、NIST国际机器翻译评测大赛人工评价第一名。
王玮表示,科大讯飞将基于上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广电,共建“智慧广电”。她以网络媒体为例,当前网络媒体更多地呈现出一种融合与跨界的形态。网络媒体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短视频,这便产生了短视频声音自动化的需求,短视频人脸侦测的需求,互联网直播安全审核的需求等,乃至网络媒体后台产生大量的数据,也可催生新的产业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诸多方面提供媒体升级的解决方案”,她称。
人工智能技术的产生,是否意味着传统媒体中台词制作、翻译等人工工种即将消失?
王玮认为并非如此,对于转型中的传统媒体而言,人工智能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生产的高效化、精品化和内容传播的多样化和精准化。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的速度,释放人力投入到更具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事情上。
另外,人工智能改变了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收的方式,把“受众”变为“用户”,实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终端,为用户提供精准化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成为必然要求。
科大讯飞是人工智能的“国家队”
人工智能的出现,能将传统媒体从业者从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过,王玮认为,“AI+广电”的发展面临的最大难点是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弱智能状态,大多数的应用场景还需要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来完成,依然存在音频转写的准确度、语音播报的情感化、内容传播的精准度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数据的积累和模型的优化来不断完善提升。
展望“AI+广电”发展的未来,她表示,内容是媒体的核心产品,快速、精准和多渠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成为媒体行业竞争趋势。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更新正不断推进媒体内容实现“人机对话”等交互创新,这将带来产品竞争的新风潮,音视频转写、新闻虚拟播报、机器写作、图像识别、智能推荐以及无人机、AR/VR等新的技术也将使传统媒体行业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
放眼全球,当前人工智能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其广阔前景和深远意义日益凸显,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全新的产业浪潮。
去年,科技部正式设立了首家人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一实验室交由科大讯飞承建。
王玮对此表示,“十多年来,科大讯飞一直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的技术领域不断深挖和坚守,我们是凭着一种板凳能坐十年冷姿态和执着,一项一项实现技术的积累和突破”。
她称,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的一些重大专项科大讯飞都会积极地参与,这么多年来,科大讯飞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国家队”。
她表示,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目前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站在了同一条水平线上,甚至在一些领域,中国已经超越了美国,进入无人区,从原来的跟跑,到现在的并跑,甚至是在某些领域实现领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板凳
国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