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沿河镇段的运河东岸,为了建设一处码头,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施工。可是,不断出土的条石却打乱了施工节奏,随着施工深入,条石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还出现了几段来历不明的木桩和较多的青砖。施工负责人敏锐的感觉到,他们可能挖到了古代的遗址。情况反映到了宝应文物部门,经过扬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的认定,该处可以确定为一处明代水工遗址!
早在2006年,国家作出决定,启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扬州被任命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大家熟悉的长城、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都是中国境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始建于春秋,经历代人工变迁,是一处价值突出的文物古迹。2011年在牵头城市发现这处古代水工遗址,立即振奋了大家的精神,希望这处遗存能够具备较高的价值,推动大运河申遗工作。
经过数月的紧张考古发掘工作,这处水工遗址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欣喜的是,位于宝应大运河东岸的这处水工遗址,确实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根据遗址的形制和地理位置,结合地方文献的记载,该处遗址被确定为明代刘堡减水闸,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是明代运河上一处用于控制水位的砖石结构闸,基本保持着原貌。
古代的宝应湖风急浪高,水流湍急,是漕运要道,大量的船只由此通过,常常发生事故,很多生命财产在运输中都白白损耗。漕运是国家的命脉,明代统治者为了治理运河曾绞尽脑汁,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到了万历十二年,总漕都御使李世达言开宝应月河,获朝廷批准。全长三十五里。工成,上报朝廷,诏旨褒奖,“赐名弘济河”。月河即是在湖的边上开一条河,船行驶于河内,不再于湖中行驶。与弘济河同时完工的有弘河南北二闸,刘堡等减水闸及位于弘济以东的里河。减水闸的作用是,当水量太大时,水闸开启,将弘济河内多余的河水引入水闸东侧的里河,再由里河引入东西向的排河向东入海,沿途灌溉农田,造福百姓。当水量太少时,闸门紧闭,为弘济河储蓄水量,保障漕运舟船往来。自此,河湖分离,奠定了扬州里运河之基。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分析,刘堡水闸在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还经历过两次大修,后逐渐淤塞,并于今天重见天日。
那么时至今日,刘堡闸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刘堡闸本体东西总长约14.24米,南北宽3.44米,遗址南北总跨度约44米,探方深度约为5米。整体有南北闸墙、铺地石、地丁、摆手四部分组成。地丁为木质杉木,长1.2-1.8米,直径在0.1-0.2米不等,地丁之间填有壀石,起到加固稳定作用,密集形的构成水闸平面基础结构。铺底石有二层,青石质石料,直接坐落在地丁上面,最长的铺底石长达2.24米。
在铺底石外有一排木桩,起防护和加固基础的作用。闸墙坐落于铺底石上,分为南北两道,南闸墙已残缺不全,北闸墙保存较为完好,闸墙上有闸槽一道。闸墙石料为青石质地。闸墙内侧用青砖和糯米汁填补整齐。摆手亦称翼墙,北闸墙的东北摆手和西北摆手保存较好,它的叠砌方式与闸墙相同。闸道是水闸排水的通道,闸道偏东处有闸槽一道,显然是用于闸门的开关;砖工在石工的外侧,石工采用半卯榫结构和外光面内毛面的方式增加稳固性,石工用糯米浇浆砌筑,进一步加强的水闸的稳定性。
关键词:
宝应
世界遗产
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