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同比增速跃升至1.5%,环比增速归零,创下2013年以来同期新高。CPI增速为何在近期出现明显回升?后续又会否继续攀高并带来较大的上行风险?本报告对此进行展开分析。
概要
菜价又见新高,食品加速上涨。3月CPI中食品项环比增速远超历年同期。而这一现象在4月并未消失,更高频率的食品价格指数也反映出类似的现象。鲜菜价格上涨居首。从CPI食品各个分项的情况来看,3月鲜菜、蛋类和粮食的环比增速均较历年同期均值水平有比较明显的上行,其中以菜价的涨幅居首。从各分项的权重和波动率两个维度来看其对CPI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和鲜菜价格是决定CPI中食品价格增速变化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而食品价格的变化又是CPI增速的主导力量。后续对于通胀的判断需要密切关注菜价和猪价的变化。4月以来菜价虽有季节性回落,但仍为历年同期新高,而猪肉价格4月以来也有止跌,这使得其4月价格的环比增速降幅明显收窄,不过从价格水平上来看,目前仍处2014年以来同期低位。
疫情阻碍运输,油价推波助澜。从鲜菜价格的变化上来看,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低温天气干扰生产。而之所以这次蔬菜价格在春节后逆季节性维持高位,一方面,部分程度上存在着天气因素的干扰。全国蔬菜产量大省多来自北方,今年春节过后,北方多地经历了异于往年同期的低温天气,干扰了蔬菜的政策生产。疫情封锁导致运输受限。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集中在运输端。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本土疫情迅速扩散开来。在“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要求下,全国多地加强交通管制,这使得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持续走低,3月下旬全国货运流量已低于2019年日均水平。菜价涨幅和货运流量显著负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3月中下旬以来各地大白菜市场价格变化和当地货运流量情况,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运输受限越严重的地区,菜价涨幅也就越大。油价上涨推高成本。此外,俄乌冲突于2月下旬爆发,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迅速攀升,油价上涨引发汽油和化肥价格走高,成本上行也对农产品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单凭油价上行并不构成蔬菜价格上涨的充分条件,我们认为,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才是主因。在去年3月和10月,油价也曾出现阶段性走高,但仅10月在鲜菜价格上有所反映,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同样存在供给冲击。
上涨压力未消,4月或破2%。物价上涨压力的最终缓解需等待疫情结束,交通流量恢复正常。而全国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上海疫情态势尚不明朗,防控措施的解除还没有明确时间表,因而短期看,菜价等食品价格上涨压力还未消除。CPI走势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判断也离不开猪价,近期猪价止跌和收储因素有关。而从供给上看,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速自去年4月起持续回落,对应着猪价最晚在今年下半年或将开启上行周期,不过回升态势可能较为温和。从各类食品的高频数据变化上来看,4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普遍要高出往年同期平均水平,4月疫情对物价影响有所加深。我们预计,4月CPI同比增速或破2%,需对物价上行有所警惕。
1
菜价又见新高,食品加速上涨
食品价格环比增速远超历年同期。作为对CPI影响最为显著的分项,3月CPI中食品项环比增速录得-1.2%,明显高于2017-2021年同期均值的-2.9%,食品价格环比增速的表现远非季节性能够解释。而这一现象在4月并未消失,更高频率的食品价格指数也反映出类似的现象。比如农业部的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和商务部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据均表明,4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均为正增长,依然远高于过去的同期均值。
鲜菜价格上涨居首。从CPI食品各个分项的情况来看,3月鲜菜、蛋类和粮食的环比增速均较历年同期均值水平有比较明显的上行,其中以菜价的涨幅居首,3月CPI鲜菜价格环比增速为0.4%,超过2017-2021年同期均值10.8个百分点,蛋类屈居第二,不过环比增速也超过2017-2021年同期均值5.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近期CPI同比增速的大幅变化和菜价上涨有着密切联系。
鲜菜、猪肉价格对CPI食品的影响最大。从各分项的权重和波动率两个维度来看其对CPI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猪肉和鲜菜价格是决定CPI中食品价格增速变化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而食品价格的变化又是CPI增速的主导力量。因此,鲜菜价格的明显回升无疑会给CPI增速带来较大的上行压力,后续对于通胀的判断也需要密切关注菜价和猪价的变化。
菜价维持同期新高,猪肉价格止住跌势。以28种重点监测蔬菜平均价来看,2月下旬,蔬菜价格就已开始逆势反弹,3月下旬上行再度加速,3月末蔬菜价格已升至春节期间的高位,这使得3月蔬菜价格环比增速录得正增长,在历年同期中较为少见,4月以来菜价虽有季节性回落,但仍为历年同期新高。此外,猪肉价格4月以来也有止跌,这使得其4月价格的环比增速降幅明显收窄,不过从价格水平上来看,目前仍处2014年以来同期低位。
2
疫情阻碍运输,油价推波助澜
蔬菜价格往往季节性鲜明。从鲜菜价格的变化上来看,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往往在每年春节过后,随着气温回暖,蔬菜大量种植,供大于求导致鲜菜价格有所走低,而7-8月受到夏季降雨等天气因素影响,蔬菜种植及运输受阻,价格开始反弹,9月在节假日的消费旺季带动下价格继续走高,10月-11月有所回落,12月至来年春节受需求增加及气温转冷影响价格再度攀升。
低温天气干扰生产。而之所以蔬菜价格在春节后逆季节性维持高位,并带动食品价格增速的回升,一方面,部分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天气因素的干扰。从全国蔬菜产量占比看,大省多来自于北方。而今年春节过后,北方多地经历了异于往年同期的低温天气。以山东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寿光所在的城市潍坊为例,潍坊日度最高气温在2月14日-23日期间不仅远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同时多数时间接近零度,3月中下旬又经历了一次寒潮。受此影响,中国寿光蔬菜价格指数在2月下旬以来迅速攀高。
疫情封锁导致运输受限。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原因集中在运输端。3月中下旬以来,国内本土疫情迅速扩散开来,每周本土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也突破万例。在“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要求下,全国多地加强交通管制,限制人员和货物流动,这使得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持续走低,3月下旬全国货运流量已低于2019年日均水平。
菜价涨幅和货运流量显著负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3月中下旬以来各地大白菜市场价格变化和当地货运流量情况,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运输受限越严重的地区,菜价涨幅也就越大。如3月下旬本土疫情最为严峻的两个地方上海和吉林,整车货运流量目前均已不足2019年的20%,而这两地以及其周边地区,也恰恰是菜价涨幅最高的地方。
油价上涨推高成本。此外,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上行也会对农产品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俄乌冲突于2月下旬爆发,推动布伦特原油价格迅速攀升,国内汽油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2月国内汽油价格环比增速创2018年以来同期新高,3月环比增速虽有回落,但仍为正增长,且处2018年以来同期高位。原料成本上涨也带动化肥价格走高,化肥综合批发价格指数3月环比增速处16年以来同期高位。
供应不畅才是主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单凭油价上行并不构成蔬菜价格上涨的充分条件,我们认为,疫情导致的运输不畅才是主因。如在去年3月和10月,油价也曾出现阶段性走高,但仅10月在鲜菜价格上有所反映,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同样存在供给冲击。2021年9月国内北方地区的降雨量多于往年,气温也明显偏低,影响蔬菜的种植生长。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2021年9月的降雨量远高于2016年以来同期水平,9月种植不足影响其10月的鲜菜流通上市量,进而使得价格上行幅度超出以往的季节性。
3上涨压力未消,4月或破2%
疫情态势尚不明朗,上涨压力并未消除。正如前文所述,菜价之所以呈现逆季节性上行,主因还是疫情造成的运输不畅,因而,上涨压力的最终缓解需等待疫情结束,交通流量恢复正常。近期吉林省长春市9个县区基本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但全国目前疫情的“重灾区”上海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仍居高位,疫情态势尚不明朗,防控措施的解除还没有明确时间表,因而短期来看,菜价等食品价格上涨压力还未消除。
猪价跌势暂止,主要在于收储。当然,对于CPI走势特别是食品价格的判断离不开猪价这一重要变量。今年春节过后,猪粮比价持续低于5:1,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发改委3月以来已完成三批冻猪肉收储,近期将开展第四批。4月以来生猪价格止降企稳。从以往收储的经验规律来看,可以发现,收储短期对猪价存在着止跌作用,但持续性及提振效果还取决于生猪产能以及消费的季节性。
上行周期缓至,回升态势温和。从供给方面来看,能繁母猪存栏变化一般领先生猪价格10个月左右,在疫情造成的干扰下,猪周期或也有一定程度的延长。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速自去年4月起持续回落,对应着猪价最晚在今年下半年或也将开启上行周期。不过,我们预计,在政策“稳定生猪生产、防止大起大落”的要求下,回升态势可能较为温和。
4月疫情对物价影响有所加深。从各类食品的高频数据变化上来看,4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普遍要高出往年同期平均水平,其中仍然以鲜菜价格环比增速超出往期均值的幅度居首,而鲜果和猪肉价格增速紧随其后。由此可见,疫情封控带来的影响或有所扩大,一方面,食品等必需消费需求明显上升,而供给受物流阻塞影响,引发价格的显著抬升。
警惕物价上行,4月CPI或破2%。疫情导致的供给受阻大幅提升了蔬菜等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加之猪价在收储政策的支撑下环比增速降幅有了明显收窄,在去年同期基数并不算高的情况下,可能会使得CPI增速继续上行。我们预计,4月CPI同比增速或破2%。不过,总理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稳就业和稳物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疫情风险消散,物流堵点打通,食品价格增速的上涨可能就会趋于缓和。物价增速的变化虽可能对货币政策宽松构成一定程度的制约,但目前尚不是主要掣肘。
关键词:
食品涨价
物价上行危机
鲜菜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