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不再建设500米以上高楼”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也要进行严格限制。
曾几何时,高楼林立是人们对于“都市”最直观的定义,摩天大楼更是是城市繁荣和实力的象征。但为何近年来,城市“攀高”被一再叫停?超高层建筑又会有哪些弊端?
“高度”的代价不容忽视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在我国,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为超高层建筑。
从拥有超高层建筑的数量来看,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发布的《2020高层建筑年度回顾》显示,中国150米以上的建筑达到2395座,200米以上建筑达823座,300米以上达95座,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球第一。
为何国内各地热衷于兴建超高层建筑?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在接受天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紧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超高层建筑能够在单位面积上拥有更多的建筑面积,这使其在大中城市的建设中得到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5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毫无疑问会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具有突出地位,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往往会拥有极大的象征意义,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正面形象。
“应该说,超高层建筑本身并没有问题,但会带来一些麻烦。”浙江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徐雷表示,从需求角度看,向上拓展城市空间有存在的合理性。但随着高度的增加,建筑的工程造价和运维成本也会成倍上升。
据央视新闻报道,迪拜的哈利法塔在夏天制冷需求最高峰时,需要约1万吨冰块融化所提供的制冷量,高峰期的电力需求更是高达36000度,相当于同时点亮36万个100瓦灯泡。
消防安全也是重要考量之一。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消防车云梯也才100多米,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火灾或者事故,超高层部分无法从外部扑救,救援就会非常困难。加之摩天大楼内人员往往高度集中,消防疏散将会面临许多不利的挑战。
徐雷还提到,超高层建筑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配置的资源高度集中,容易引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和不均衡布局的问题,也容易产生导致城市人流剧烈的钟摆式流动的负面作用。
“增高”不是唯一解
当出于节约土地、提高利用率而生的建筑一味求高、华而不实,它还能为城市形象加分吗?当城市中充斥着摩天大楼,“地标”建筑又是否真的能被称之为“地标”?
牛凤瑞表示,部分地区存在着攀比的风气,不考虑建设条件是否齐备、经济回报是否合理,盲目开展建设,这样的高楼“竞赛”无异于舍本逐末。
事实上,这已是2020年以来中央部委第四次对超高层建筑给予限制性规定。
此前在2020年4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其中指出“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同年10月,住建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再次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建筑”,同时提出“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眼下国家再次出台相关政策,反映了对遏制超高层建筑的决心。从资源配置、投资回报、防灾减灾等方面综合考虑,我认为是十分科学且必要的。”徐雷认为,增加建筑高度并不是唯一的可行道路,中国有不通过高层建筑来解决社会需求的方式。
以浙江为例,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资源限制下,发展高层乃至超高层建筑似乎是一个可取的方向。“但正是由于山水富饶,空间本身的张力容量有限,体量巨大的建筑对周围景观的破坏、视觉的破坏,都是非常厉害的。”徐雷表示,加上省域内西湖、京杭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对周边有严格的建筑高度限制,因此建设超高层建筑要比平原地区更不妥当。
适时停下脚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当不断“攀高”已成为历史,各地只有结合城市特定的肌理和环境,在设计品质、空间理念上下足功夫,才能打造出具有文化与底蕴的城市“金名片”。
关键词:
我国不再建设500米以上高楼
为什么国内不让建高楼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