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资讯 > 正文
三大特征凸显!银行一季报释放什么信号?|世界视点
2023-05-04 16:42:21来源: 凤凰网

编者按:

一季度,我国经济持续复苏。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支柱之一,银行业当季加大了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积极支持改善民生,保障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引导信贷资金投入教育、医疗等领域。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业紧守风险监管底线,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改善,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以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一季报已披露完毕。券商中国记者详细梳理了42家银行的一季报信息,发现行业发展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资产负债规模扩张提速,营收却出现回落,凸显“让利不让市场”;二是信贷投放力度在加大,结构更趋优化,发展质效也更高;三是息差收窄势头已企稳,资产质量稳健且拨备充足,“让利不让风险”同样鲜明。

营收回落规模再攀升

一季度,银行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银行业资产增速明显回升,国有大行方面迹象更为明显。

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人民币贷款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

总体而言,超一半的上市银行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相较上年末的增速超过5%,且集中于5%~15%之间。其中,5家国有大行截至3月末的总资产、总负债相较上年末的增幅均超过了5%,农业银行增速则保持前列;增速居前的是3家区域银行,即瑞丰银行、紫金银行和常熟银行,资产、负债的增幅相较2022年末均超过了10%。

与此同时,由于净息差拖累净利润增长、资产市场表现不佳影响非息收入,上市银行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均双双回落,而且大中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营收出现了明显分化。

中小银行的盈利指标明显居于前列。营收方面,维持正增长的多是中小银行,其中6家中小上市银行的营收同比增速超过了10%,但也有13家银行的营收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净利润的表现也与之类似,近七成A股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在5%以上,而增速超过20%的第一梯队则主要来自中小银行。

与中小银行相比,国有大行与股份行的盈利指标出现放缓迹象。比如,工商银行是大行中唯一一家营收下滑的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的营收、净利润则呈现“双降”。

信贷投放针对性加大

今年以来,商业银行保持了较高的信贷投放强度,资产规模的进一步“扩表”也获得了支持。

从信贷投放方向看,一季度多数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信贷资源投到了国家政策鼓励引导的实体领域,主要聚焦于制造业、基建、科技创新、绿色金融以及涉农等领域。

根据一季报统计的数据,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A股上市银行共有17家的发放贷款和垫资环比增速超过5%,部分中小银行增速在7%~12%之间。此外,超过一半的A股上市银行发放贷款和垫资占据总资产的比重较上年末有所提高。例如,邮储银行一季度向实体、实体向零售倾斜,客户贷款增速显著增长,投向实体经济的贷款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以制造业贷款的投放为例,截至3月末,国有大行中,农业银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7%;城商行中,杭州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4.97%;农商行中,沪农商行的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达17.75%。科创金融方面,北京银行已服务超700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贷款规模近350亿元。

绿色金融是当前增量较为明显的信贷投放领域。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业积极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长34%。上市银行方面,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余额双双突破3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22%、17.45%;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区域的绿色信贷余额占公司绿色信贷余额的40%;北京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13.83%。

此外,普惠金融领域的贷款也保持高速增长。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占比、增速均保持较强表现;建设银行3月末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为2.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20.48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绿色贷款、涉农贷款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一季度增加3.06万亿元,同比多增1.09万亿元,季度增量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同时,普惠金融的融资成本也在降低。一季度,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

息差收窄势头已减弱

2023年一季度,多数上市银行的净息差同比、环比均呈不同程度下滑,但资产质量好转且拨备充足,对净利润增长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根据银保监会披露,2022年底,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17个基点,这也是自2010年以来净息差首次跌破2%。

在让利实体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今年大部分按揭贷款和一些浮动利率贷款都在1月份重定价,资产端收益的下降叠加负债端存款的定期化,商业银行息差收窄已在市场预期之内。根据一季报信息,今年1~3月份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水平绝大多数均出现同比、环比下降,个别国有行净息差环比下降了20个基点。

针对息差压力,不少上市银行高管在近期召开的业绩会上都强调了各自的稳息差举措。

中国银行方面表示,会优化资产结构,在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扩内需的战略,加大零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消费复苏;同时,做好存量资产盘活力度,持续压降低收益资产业务占比,保持相对稳定的利润区间。

邮储银行高管在该行举行的业绩会上透露,邮储银行压降付息成本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优化AUM结构;二是继续压降两年期、三年期存款,更多引导向财富管理;三是不断优化利率授权,推动差异化定价。

值得提及的是,息差企稳的积极信号也开始显现。近期,多家机构的有关人士表示,新发贷款利率已有逐步探底甚至回升的迹象。

近日,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彭家文在该行的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接下来信贷供求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公贷款利率或有回升趋势。他认为,即使回升势头不大,但至少筑底已经形成。

中信银行管理层也在该行召开的业绩会上透露,中信银行今年年初新发贷款的利率已经出现了触底的迹象,预计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恢复,对公贷款需求会有明显改善。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马鲲鹏也预计,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压力期即将结束,三年疫情期间的阶段性逆周期调控政策在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正稳步退出,银行业经营思路逐渐回归常态。

资产质量逐步优化中

另一个明确的积极信号是,一季度银行资产质量实现进一步好转,拨备力度持续加大,这也将为上市银行未来的净利润改善带来更大空间。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报数据,一季度有超过九成的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或持平,仅有3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轻微反弹。同时,有超过六成的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去年末进一步提升,近八成的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已超过200%。

在不良贷款的具体行业分布上,尽管多家上市银行的地产、零售、小微领域仍在暴露风险,但并未出现全行业资产质量恶化的现象。

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房地产贷款为例,在招商银行一季报业绩会上,招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徐明杰用“高峰已过”来形容该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生成率现状。他表示,房地产领域的风险企稳态势已经比较明显,尽管今年会有部分不良生成,但生成额会比去年显著减少。

东方证券分析师武凯祥预计,目前,疫情对银行资产质量冲击的最高点已经过去,展望2023年全年,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企业经营环境改善、居民信心提升,叠加地产政策持续宽松,银行的不良生成压力有望逐步趋缓。

关键词:

专题新闻
  • LV推出充气夹克多少钱?lv是什么档次?
  • 三星手机业务换帅是哪一年?三星手机为什么撤出中国?
  • 股票配资是什么意思?个人做股票配资违法吗?
  • 数据中心机房是干什么的?idc机房主要用于哪些工作?
  • 周乐伟接班董明珠真的吗?格力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吗?
  • 小米技术委员会厉害吗?米家是不是小米旗下的公司?
最近更新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亚洲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