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公布施行。为推动反食品浪费法有效贯彻落实,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有关事项的公告》,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律规定,依法严厉查处各类浪费食品的违法违规行为。
反食品浪费势在必行,如何让尚在保质期范围内的临期食品得到更好利用也是反食品浪费的重要一环。《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在2020年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岁-35岁的占比为47.8%。
今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薯片等膨化食品、方便面、饮品等品类是“临期界”的畅销品。
近年来,各地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法规条例,以完善临期食品的管理。
早在2016年,广州就出台了《广州市临近保质期和超过保质期食品管理办法》,并对临期食品的陈列、退货等环节做出明确规定,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2017年,上海市发布《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其第二十九条对临期食品的规定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临近保质期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将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集中存放、陈列、出售,并作出醒目提示。
此外,河南、黑龙江、浙江、福建等地均要求实施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制度。其中,浙江和福建省要求大中型商场超市和有条件的其他食品销售经营者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专区或专柜,并在醒目位置标明“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区(专柜)”字样;黑龙江省鼓励食品经营者设置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或者专区,并在显著位置进行明示等。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王文华在2021中国连锁经营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分论坛上表示,临期食品是减少食品浪费的有效手段,临期食品能够妥善处理也是低碳的重要环节,减少垃圾填埋,也为碳中和作出了重要贡献。餐饮零售对食物物尽其用,也是降本增效的方法。
为了减少食品浪费,相关部门也通过搭建临期食品捐赠平台等方式,积极支持公益,让临期食品更好地得到利用。
将临期食品进行统一处理并捐赠给有需求人群的“食品银行”,为临期食品找到了合适出路。2019年,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首创了“厦门爱心食物银行”模式,并于同年3月,试点启动首批10家“爱心食物银行”。爱心食物银行每个月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向所辐射的社区低保户、边缘户发放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临期食品。
今年5月底,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试点搭建临期食品捐赠平台,对接企业和慈善超市,通过慈善超市把临期食品免费发放给困难人群。
据了解,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和民政部门将完善临期食品捐赠制度,吸引更多企业加入这一行业。
王文华认为,临期食品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新的体现。不过,临期食物捐赠在连锁行业中还是热点问题,需要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据奥乐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责任高级专员刘佳艺介绍,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问题,捐赠企业大多会选择蔬果,因为蔬果的销售日期并不代表保质期,只是因为品相不佳选择下架。食品银行工作人员在第二天将储存的蔬果领走。
关键词:
临期食品
新热门
行业标准
畅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