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临期食品成为近期热点 继续行业规范出台
2021-07-12 13:20:02来源: 中国妇女报

保质期还剩一个多月的进口曲奇饼干,从126元降到12.6元;60元一袋的燕麦片“跳楼价”卖20元;22元一盒的奥地利牛奶只需7元;10元的星巴克咖啡……这些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缘于它们都已临近保质期,也就是临期食品。

过去,往往只有对新鲜度要求较高的食品才会打折甩卖;但现在,很多保质期相对较长的食品也“走”上了临期食品的货架。临期食品,顾名思义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的食品。正是由于其诱人的价格、丰富的品种,临期食品也引来了众多年轻人的追捧,并迅速形成了一种美食新时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查询发现,微博上,临期食品热门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亿;豆瓣网站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目前聚集了6万多人;B站上关于临期食品的视频播放量在15万以上;知乎上“带你了解临期食品”的文章有近1万的热度;小红书上关于临期食品的相关笔记有将近1500篇……据阿里数据统计,每年都有210多万人在淘宝上挑选临期食品,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扩大。《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目前已超过300亿元。

临期食品仍在保质期内可安全食用,价格低廉是临期食品爆红法宝

7月3日上午,北京中关村附近的一家嗨特购门店的收银台前排着长队,每个人的购物筐里都满满当当。“自从发现了这里,我几乎每周都要来囤货。”公司白领晓竹一边熟门熟路地在货架上翻找零食,一边对记者说:“这里的东西太便宜了,临期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买回去不仅自己吃,也常和朋友一起分享,很快就能吃光。”

许多人对临期食品难以接受,往往因为质疑其安全性,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11年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对保质期的最新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也就是说,在质保期内,产品是可以正常食用的。而食品专家也指出,临期食品属于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符合安全食品的范围,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根据食品行业“允收期”惯例,大型商超通常拒收保质期已过1/3的国产食品和保质期已过1/2的进口食品。食品上架后若销量不佳,终端店铺也会将尾货退还给经销商,这些食品就会以极低价格流向临期市场。而早在2012年1月,国家工商总局就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其实,对于不同商品,临期的标准也不同。北京市工商局曾明确规定,将处于保质期届满日之前指定天数内的食品界定为“临期食品”,具体标准分为:保质期为一年以上的,如罐头、糖果、饼干等食品,临界期为保质期前45天;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如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如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标注保质期在16天到不足30天的,像酸奶、点心等,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如新鲜牛奶、现做现卖的主食、未灭菌的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而临近保质期的进口食品,指进口食品在取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时一般已超过保质期限2/3时限的食品。

记者发现,在线下,临期食品经历了超市“买一赠一”的捆绑销售、大型商场专门开辟的打折货架、临期折扣专卖店遍地开花3个阶段;在线上,天猫国际、拼多多均早已上架自营的临期食品,好食期、甩甩卖等专营临期食品的APP也相继上线。记者在淘宝搜索关键词发现,直接将“临期”写入店名的店铺就多达几千家。其中,销量排在首位的店铺拥有150多万粉丝。在该网店的食品介绍里,不仅显示了保质期,还能看到与正期食品的价格差。记者打开一款专做临期食品的APP,“日期越近越便宜”的标语十分醒目,主页被划分为2~6折专区,按照保质期倒计时折算价格。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真正敏感的是价格而非保质期,这是临期食品火爆的真正原因。如果食品日期不同而价格无差别,消费者选购时就会挑最新鲜的;而一旦根据日期形成差异化定价,性价比的优势得以显现,每类食品都会找到合适的消费人群。而很多临期食品的卖点就是“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买临期食品并非消费降级,可低价淘宝的快乐“真香”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已超70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进口食品消费国之一。而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大部分食品在保质期还剩20%~50%的时候,会迎来一波销售高峰;薯片等膨化食品的临期效应最明显,其次是方便面和饮料。这些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临期食品,加上电商模式的流量属性,势必会吸引爱追求个性化、时尚化的年轻人成为其消费主力。

大学生阿琦通过网购临期食品,大胆尝试了很多新奇美味的零食,她告诉记者,选择临期食品不但能省钱,更大快感来源于“淘到宝了的快乐”。因此,对年轻人来说,买临期食品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价格低不是唯一目标,他们更看重商品的品质,也更享受购买本身的快乐。记者看见,在豆瓣 “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名为“你会觉得买临期食品丢人吗?”的热帖下,很多人表示在多次尝试后感觉“真香”,“买临期食品不丢人!”

《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人推荐临期食品;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中,26岁~35岁的占比为47.8%。而如今的年轻人在消费中不讲面子和排场,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判断、理性购买,花更少的钱享受几乎同等的质量和体验,这恰恰也是一种消费观念的升级。

临期食品热卖也是低碳环保新风尚,但食品安全底线必须守好

与以往只把价格作为卖点不同,临期食品现在更注重倡导商品的低碳、环保性,打出了“拒绝食物浪费”的口号。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直接经济损失高达9400亿美元。据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

临期食品本是一种产业过剩造成的负担,处理不当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临期食品的出售无疑是对资源的再次配置,不仅减轻了产品的成本损失,更能弥补市场空缺、收获新的消费群体。所以选择“临期食品”不仅成了一种节约粮食、避免浪费的新风尚,还被不少人看作即将成为“百亿市场”的新风口。正如一位食品供货商向记者所言:“原本临期食品的归宿是饲料厂和垃圾场,用好临期资源可以实现双赢,让消费者得到实惠,使商家及时止损。”

但因为临期与过期仅一线之隔,临期食品的爆红,也对加强市场监管、商家和相关部门共同守好临期食品的安全底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4月29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中明确规定,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这也为临期食品规范处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规范餐饮企业促销活动,鼓励企业在确保食品安全和市场经营秩序的前提下,打折销售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同时,要针对目前网络直播营销中的食品安全问题,依据《食品安全法》,重点查处无经营资质销售食品、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等违法行为。

关键词: 临期食品 热点 行业规范 低价处理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