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资本网 > 资讯 > 正文
元宇宙概念带动数字藏品走红 数字艺术赛道加速涌现新机遇
2022-03-29 13:29:33来源: 天津日报

近段时间,随着元宇宙的概念传播、数字艺术品确权技术的提升和国外几宗数字艺术品拍卖出现天价,数字藏品、数字艺术收藏,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有些人认为数字藏品开启了数字艺术市场的新赛道,跃跃欲试;有些人认为其概念大于形式,要谨慎观察;而更多局外人面对这个新鲜事儿和各种新名词则是雾里看花或是焦虑“我不会跟不上时代吧”。

那么,数字藏品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近两年突然火了?它对文化艺术生活究竟会产生哪些影响?专家一一解答。

什么是数字藏品?

自2021年以来,海外数字藏品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2021年3月11日, 数字艺术家Beeple的《每一天:前5000天》在佳士得拍出6900多万美元的成交价,创下数字艺术品世界拍卖纪录,一石激起千层浪。

数字藏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化凭证,具有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可用来标记特定资产的所有权。数字藏品市场国内起步比较晚,且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目前主要以人文类数字藏品为主,且国内数字收藏平台大多并不支持藏品二次转卖。不过,随着更多机构涌入国内数字藏品赛道,数字藏品玩法也越来越多。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蒋旎,是国内较早从事数字艺术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之一。从一名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她认为:这种数字艺术藏品的热度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数字艺术早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只不过因为现在社交媒介的发展,以至于大家愿意接受数字艺术作品向着“具备收藏价值”这样一个可能性转型。这种“具备收藏价值”的前提是数字艺术品的确权。现在的技术手段,比如我们最近总是在提的NFT,它简单讲就是一种数字格式,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分支。有了这种技术,数字艺术品在创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被确定它的权属,对数字艺术作品形成一种保护。当然,这种可以确权的技术不会只有NFT一种,以后会发展出很多,但是底层逻辑是一致的──为解决版权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数字收藏和传统艺术品收藏之间有什么区别?

我们审视当下市场上的数字藏品,发现很多项目是多人共同享有数字藏品,那么这样的“收藏”和传统艺术品收藏相比,它的特性和价值在哪里呢?

蒋旎介绍:它的一种逻辑可能有点像我们早期由手绘单幅绘画到版画的转变。版画是通过专业的印刷手段将艺术品进行复制,但它不仅仅是复制品,也是艺术家和版画工作室的艺术再创作,它是限量的,因此也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今天的数字藏品,它的价值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于此。

腾讯幻核平台作为国内数字收藏平台之一,于2021年8月2日正式上线,截止到今天,共发行了27期不同主题数字藏品,每期数字藏品发售均保持一秒售罄状态,藏品包含:《荣宝斋馆藏·齐白石作品数字特展》《典藏·万花镜数字民族图鉴》《靖江王府·摩崖五福数字石刻》《敦煌文创·千年盛彩数字壁画》,《非人哉》《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等IP衍生品,公益领域发行了《童画筑梦·数字公益美术馆》《腾讯新闻·2021关心画布数字藏品》等,与文创电商、助农电商合作数字藏品《故宫美妆鹤禧觉色数字折扇》《西口村·书香筑梦》助农福袋等。

在谈到数字藏品的特性时,腾讯幻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技术角度讲,数字藏品基于区块链技术,拥有永久保存、不可篡改和数字确权的技术特性。从藏品体验的角度讲,在数字藏品打造之初,幻核就考虑到了不同数字藏品由于其品牌特性,会对藏品本身的发售和体验能力有相应不同的要求,故而幻核底层针对多链发售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支持,对不同数字藏品选择与其匹配的底层链进行发售,从而确保在幻核上发售的每一款数字藏品,在体验上都能够做到极致。幻核利用AR增强现实、网页端3D渲染、场景3D重建、手势姿势识别、AI生成、多链引擎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虚拟艺术体验。

比如《荣宝斋馆藏·齐白石作品数字特展》,现实世界里举办这样一个展览需要考虑仓储物流、场地、安保、疾控等多种因素,但在幻核里,打开APP即可体验到更丰富的细节和互动玩法。用户花费非常低的成本即可永久收藏把玩齐白石画作数字藏品。例如齐白石画作《游虾图》《梅开雪霁图》,实现数字收藏后,用户不仅可以看到原作的各种细节,还可以突破纸张限制,体验由水墨画转换的三维立体动图,沉浸式感受群虾、红梅。

数字艺术“新赛道”的价值在哪里?

“数字藏品、元宇宙、NFT,在2020年尾声到2021年突然火热起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没办法进入一个正常的实物交易或者是实物创作的空间,至少是没有那么便捷了。” 蒋旎说。

“从照相技术和电影技术诞生,数字艺术就已经开始发展并慢慢成熟。疫情之后,很多线下艺术活动受挫,哪怕是一个实物的艺术品都要搬到线上去展览了。这是一个发展的催化剂。这样的一个现象,集中地产生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相关体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首先是确权问题,然后是交易、收藏等。” 蒋旎表示,“另一个发展的催化剂则是自媒体的发展。由于媒介介质的变化,让数字艺术的传播需求大幅度增加。早期,我们的数字创作完成以后,是为了在传统型的媒体或者传统型的实体空间让大家看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手机媒介和虚拟社交媒介越来越发达,可能虚拟社交媒介是我们的展示传播主战场。所有艺术作品都要进行一个更迭,从而符合大众的欣赏、分享习惯。我觉得数字藏品的出现,是建立在社会环境的默认和允许下的,大家逐渐习惯去享受在虚拟社交媒体状态下分享、发布和收藏。满足需求是新生事物出现的原因,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产生的经济价值,毕竟我们看到最早入场的公司和个人都在其中找到了新的机会,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收益。包括很多艺术家,他以前默默无闻,那么他借着新的赛道,先转型过来,拿新的帽子扣在自己头上,然后让大家认识他。”

今天,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很多年轻人愿意尝试数字收藏这样一种艺术消费方式,哪怕一些藏品的艺术价值是有很大争议的。可能是某个作者的身份或是经历让收藏者觉得特别佩服,甚至于作者不是个艺术家,但是他做了一件东西就让收藏者愿意为其埋单。

“我们并不来评论这个事情是否正确,我们只是说现在的趋向──人类正在选择更多种的生活方式,包括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方式。今天的数字藏品,不能一概以传统艺术的评价体系来评判。此外,一些数字藏品,将一件作品分割成了好多份,每个人认领一份,然后我们共同拥有这件作品,其实它就是变成了一个新的玩法,这种新的玩法何尝不是一种艺术行为呢?”蒋旎说。

新的游戏规则,新的赛道,数字收藏这种新生事物的最大价值,或许就是启发人们去思考关于艺术的更多可能。“从艺术的角度去尝试理解它。其实每一个艺术史上的重要事件折射的都是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和人文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切片。那么在此刻,在疫情的背景下,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脉络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是否还要用传统的收藏模式和作品模式,来判定一个艺术家和一个作品的成熟度。”

如何理性看待数字收藏热?

面对数字收藏这个新生事物,包括创作者、藏家、相关产业的从业者、研究者在内,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疑问和焦虑。入场的人怕风险,观望的人怕错过机会。那么,该如何理性看待数字收藏热呢?

蒋旎认为:其实数字艺术它代表的是一种公众要去分享和消费的艺术。“收藏”反而不是数字艺术变现的长项,仅仅是发展了一种可以产生经济价值的渠道。

一件艺术作品一旦产生交易、在流通,这件作品其实就已经在产生经济价值了,只不过数字艺术作品产生经济价值的方式与传统艺术形式相比有很多不同。比如说新媒体沉浸式展览,我们的消费方式或者我们的经济价值的认定就在于有多少人来为展览埋单,门票销售,也算是一种经济行为。我们买门票去看一个展览,看一个歌剧,看一个话剧,这些都产生了一个经济行为。现在对于大多数新媒体艺术家来讲,创作被消解和分散。艺术家虽然没有专注在某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创作,但他可能在做一个文化产业方面的事,比如说设计手机壁纸,那么他的作品并不是在传统的画廊进行销售。数字艺术作品,并不是只有去购买“收藏的权利”,才能产生经济价值,不是这个玩儿法。新媒体艺术家,在产生人类社会历史上新的艺术内容,或者是新的类型的艺术内容,然后供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产生更大的价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蒋旎觉得“数字藏品”这个词本身就与数字艺术品的特质不是那么贴切。数字艺术品大多数是分享制,它作为炫耀、表现或者表达自己存在价值的一个媒介介质和服务而存在,“藏”是藏不住的。所以数字藏品能否像传统艺术收藏市场模式一样,实现增值保值,还是要谨慎观望的。

“关于数字收藏这件事情,我觉得它其实更多是一个信号弹的意义,说明越来越多的技术和社会力量为数字艺术创作的知识产权保护发声。从这一点来讲,它的意义还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对于数字作品版权保护意识的重视,很多年轻艺术家会有更多创作动力。” 蒋旎表示。

关键词: 元宇宙概念股 资本加码布局数字藏品 数字艺术品拍卖会 数字艺术赛道收益股

相关新闻
专题新闻
  • 河南最大扶贫搬迁社区飘起幸福“年味儿”
  • 虽说万物皆可盘 但盘得住时光的才是王牌
  • 霍尔果斯:冯小刚等明星资本大撤离
  • 开心麻花电影频出
  • 男频IP为何“武不动乾坤,斗不破苍穹”
  • 《铁血战士》北美市场票房跳水 又玩坏一个大IP?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Copyright © 2011-2020  资本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网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