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经过风貌改造后特色鲜明的民房在村里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微菜园、微花园点缀其间,由村民们自发浚治疏通的山泉水在村中潺潺流淌,独具特色的骑楼和记载定福村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历史的村史馆也吸引来了不少游客。“村里的设施越来越完善,我们准备把民宿办起来,也吃上一口‘旅游饭’。”定福村党支书黄耀雷脸上挂满了笑容。
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大寨楼。
旺六屯的可喜变化,体现了都安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所取得的成效。2021年,都安按照“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屯、屯有示范点”的工作思路,启动兰海高速沿线的8个乡镇示范点建设,开展三清三拆23个屯,完成农房改造任务2255栋,拆除非法建筑2460平方米,完成兰海高速沿线示范带工作,重点打造了安阳镇百才片区精品示范型村庄、地苏镇南江村东盘屯、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等3个示试点,以点连线带面,形成了“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的局面。
高岭镇定福村旺六屯。石蓓蕾 摄
“我想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家乡的巨大变化,让大家更加热爱家乡,都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在地苏镇拉棠村石桥屯,返乡的农民画家黄振智看着经过风貌改造后整洁漂亮的村容村貌,激动挥毫,为村里画出了350多米的文化长廊。
兴产业 筑乡村振兴之“实”
3月23日,位于都安拉仁镇仁德村的镇级中心羊场迎来了第一批“住户”——近千头澳寒羊在羊场负责人黄瑞宏和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运输车箱有序“入住”了刚建好的“新家”。
拉仁镇中心羊场迎来首批住户——近千头澳寒羊“入住”刚建好的“新家”。陆石 摄
“澳寒羊抗病力强、产子率高又长得快,肉质口感也不错,一个羊场一年产值就能过百万元,村里的日子也就富起来了。”黄瑞宏对羊场将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拉仁镇着力推进澳寒羊产业在都安并非个例。都安属亚热带气候,饲草繁盛、气候适宜,群众一直都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但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制约,饲养的牛羊没有给群众带来实在的效益。为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都安坚定农业产业强县战略目标,把培育发展壮大牛羊产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举措,充分利用山地、气候等自然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从养殖、屠宰、加工、物流、品牌、销售等环节着手,全力推动牛羊产业从传统单家独户零星散养,转变为规模化现代化养殖。经过几年发展,都安3家牛羊产业项目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成县级肉羊规模养殖基地5个,乡级肉牛养殖场53家、肉羊养殖场86家、生猪规模养殖场38家,形成了“县有基地、乡有牛(羊)场、村有牛(羊)社、户有牛(羊)养”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同时,都安通过品牌宣传,全力拓宽新型业态“主力销”、广西市场“全面销”、粤桂协作“定向销”、社会组织“助力销”、机关采购“定点销”等五大销售渠道促进畜牧产品消费。据统计,去年,都安完成畜牧产品销售额3.4亿元。
东庙乡安宁村牛场。
在都安,越来越多群众依靠牛羊产业变得“牛气”,发了“羊财”。在牛羊产业的带动下,都安还积极探索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因地制宜发展毛葡萄、桑蚕、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打牢可持续增收的产业基础。2021年,都安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136个,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村29个,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集体经济强村2个,依靠着产业发展,大瑶山里群众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育文明 铸乡村振兴之“魂”
去年9月,隆福乡大崇村龙寒屯的党员蒙月妹通过1.2万分的“户主积分”,在村里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兑换到6只黑山羊的饲养权。“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还有奖励。”牵着羊羔回家的她喜笑颜开。
蒙月妹(右二)通过“户主积分”领取瑶山羊。周学丛 摄
蒙月妹的“积分”是她通过平时热心参与村里公共事务换取的。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大崇村设立了“户主积分制”,每位户主都有“积分”档案。户主只要在爱国守法、共建共治、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村里作出贡献,经过村委会和积分小组评议后就可以换取积分。
大崇村“户主积分制”是都安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有益探索,有助于带动村民投身公共事业。在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硬件”的同时,都安还积极提升乡村思想文化“软件”,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志愿者开展文明家风宣传进社区活动。覃昱莹 摄
近年来,都安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专业志愿服务队专业职能,先后开展“农村扶贫济困”“社区邻里守望”“第二课堂”“青葱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五大平台志愿服务和扶贫惠农、社区服务、义诊等,受益人口约18.6万多人。同时,都安还通过建立各村村民理事会来吸纳乡村致富能手、在外乡贤,让工作开展贴近民情民意。此外,深挖当地乡村文化内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向村民宣传反对迷信,倡导摒弃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进一步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培育良好的乡村社会风尚。
志愿者开展“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覃昱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