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原因现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希望能够暂缓房贷还款期限或者能够减免半个月房贷。”近日,一张“因疫情希望延缓房贷”的截图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
疫情发生以来,对市场主体纾困帮扶的政策频频出台,但社交媒体上鲜有“延缓房贷”之类的讨论。此次话题登上热搜,足以说明它引发了不少人共鸣。那么,银行究竟应不应该宽限还款期限甚至减免贷款?笔者认为,减免贷款不实际,但在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理应实施差异化的延迟还贷政策,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客户,给予房屋按揭贷款延期还款支持,同时结合客户情况不列入违约客户名单、做好征信保护等。理由大约有三条:
一是银行业有能力予以支持。中国银保监会2月披露的数据显示:银行业在2021年共实现利润超2.2万亿元,六大国有银行总体净利润已经超过了1.2万亿元,差不多每天净赚近35亿元。罗列这堆数据,并非是对银行业进行道德绑架,而是要看到,相对一些困难行业和特殊群体来说,银行业腾挪空间总归大一些、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适当宽限还款期限,对银行来说可能仅仅会产生一些流程上的影响,但对社会民生领域却意味着更多的缓冲余地。
二是银行业有责任予以支持。金融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活水作用,还在改善民生、惠民服务中起到重要作用,理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早在202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就发布通知,明确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可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这就给出了“因疫情延缓房贷”的可行性依据。此时努力与客户更加“亲近”,让金融有温度、服务更贴心,正是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三是银行业有必要予以支持。银行和客户不是冷冰冰的合同关系,而是唇齿相依、荣衰与共的促进关系,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上,银行固然给不少客户提供了信贷支持,但公众的信贷需求也支撑了银行繁荣,而一旦产生断供现象,经济风险会直接传递到金融体系,造成“黑天鹅”事件。站在这个角度上,金融系统不能算小账,而是要算大账,在他人落难的时候适当拽一把,也是一种“放水养鱼”,对涵养银行口碑、促进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益无害。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金融支持大有可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银行已经推出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比如在上海,兴业银行已公布延长还款期限、给予征信保护、快速代发工资等多条金融支持措施,交通银行对特定人群酌情给予3个月还款宽限期等。从中,不仅释放出了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人情味,也真正体现了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人民生活为本的发展理念。
疫情还在继续,这样的“及时雨”,可以来得更多一些。
关键词:
疫情黑天鹅事件
纾困帮扶政策
延缓还贷申请标准
疫情防控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