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本市不少公园纷纷打出“国潮牌”——经典动画IP在欢乐谷里与游客见面;花朝汉服节亮相世界花卉大观园;第七代“樱花冰淇淋”风靡玉渊潭……游乐与文化巧妙融合,深受游客喜爱,也为2022北京消费季增添了丰富色彩。
有什么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需求。随着日子越过越好,国人愈发注重精神体验。特别是当代年轻人,文化需求不仅更加旺盛,而且体现出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国潮风”顺势成为新消费潮流之一。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国货品牌顺势创新,在复现自身产品特色的过程中“大开脑洞”;故宫、国博、北大红楼等,在挖掘自身文化宝藏中彰显个性,都收获了良好反响。如今,一些公园追赶风向,为旅游体验注入潮流文化,反映出供给侧的创新,值得点赞。
今天的“国潮”,正在消费赛道上高歌猛进。但入局主体越来越多,野蛮生长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有的将“国风”“情怀”当成营销噱头,有的打着“伪国潮”的名头堆砌符号,各种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却鲜有讲出自己文化故事的东西来。一些文化机构场所的“国潮”尝试,要么家家拿个模子做雪糕,要么一窝蜂地做口红,很多产品的差别只有包装上的图案。这般跟风快上、大同小异,难免让人游逛几处便觉索然无味了。
“国潮”兴起,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市场的基本逻辑。纵观国内外那些成功的商业品牌,在制造出爆款产品后,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消费者喜好,持续打磨商品,规范供应链条。衷心希望那些加入“国潮”赛道的主体,能够摒弃快消思维,真正沉下心把产品做出文化味、精品味来。尤其对北京的众多文化单位来说,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都是值得深挖的宝贵资源,也应当成为“国潮”创新的重要来源。
文化消费关乎市民生活品质,也关乎城市发展含金量。期待更多主体动起来,赋予传统文化更强劲的生命力,也让大家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关键词:
国潮文化崛起
快消品国潮思维
文化消费比重增强
传统文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