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响,A股市场3月以来波幅加大。不少头部证券私募机构旗下的新产品、次新产品均在今年以来遭遇两位数甚至20%左右的回撤。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4月12日从多个消息渠道独家获悉,目前国内已有多家百亿私募正在与托管机构协商,调降部分产品的预警线与止损线。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私募产品的净值预警线、止损线能够不设置或“偏低设置”,将会显著减少私募产品因预警、止损之后“被动强制减仓”对A股的影响,更加有利于A股场内资金的稳定。
多家百亿私募谋求协商调降
某百亿私募负责人12日下午向记者透露,该机构近期正在与其某主渠道商讨,降低相关产品的净值预警线和止损线。目前,该机构在该渠道所发行相关产品的净值预警线、止损线水平,分别为0.85元和0.80元。公司此次的“初步协商目标”是希望能把止损线“降低至尽量靠近0.6元”。该私募人士同时透露:“目前在第三方机构销售的产品持有人相对风险承受能力更强一些。券商渠道客户的风险偏好相对谨慎,而银行渠道客户的风险偏好相对最低。”
对此,12日某大型托管券商的消息人士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进一步证实:“近期已经有不止一家百亿私募在与该券商协商调降产品的预警线与止损线的问题,其中包括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百亿私募。”
朝阳永续本周公布的国内私募机构业绩监测月报数据显示,该机构监测的3377家股票策略私募机构,今年一季度平均亏损11.01%,同期取得正收益的股票私募比例低于两成。此外,分规模来看,在0-5亿元、5-10亿元、百亿级等6大组别中,以长期持股见长的百亿级私募机构组别,第一季度平均亏损11.41%,位列倒数第一。在此之中,淡水泉投资、源乐晟资产等老牌百亿私募,以及冲积资产、汐泰投资等新锐百亿私募,在第一季度均出现20%左右的较大幅度亏损。
据记者了解,在今年以来的市场调整中,尤其是3月上半月的一轮走弱中,国内百亿级私募有“不小比例”的次新基金产品,因净值碰触或跌穿预警线与止损线出现过强制性减仓。
利好A股资金面
万丰友方投资总监陈益和称,预警线、止损线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明确了投资的安全边际,有助于管理人在投资之初综合考虑,在风险约束范围内寻找合适匹配的投资机会和配置方案,提前合理安排仓位和风控预案等。另一方面,一旦市场出现极端行情,导致产品净值触及止损线时,基金经理要被迫清盘,从而加剧市场波动,同时也不利于价值投资原则执行的一贯性。
不久前,头部量化私募明汯投资也曾公开发声:“与海外以对冲产品为主流所不同,国内主流量化产品是量化多头,策略特质之一就是满仓,这条主流产品线也是市场做多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家大型量化私募,明汯投资“一直都明确反对量化多头产品设置预警线和止损线”。
有私募业内人士指出,经过年初以来的本轮市场持续调整之后,触及到了原定产品预警线、止损线的私募产品,在操作上往往会面临很多限制,比如不得不降低仓位操作,净值做上去的难度会显著加大。另一方面,如果私募产品的净值预警线、止损线能够不设置或“偏低设置”,会更加有利于A股市场场内资金的稳定,尽量减少基金产品因预警、止损所引发被动强制减仓,对A股运行和资金面的影响。
最大难点在于客户信任度
国内某第三方机构负责人12日表示,今年以来的行业业绩表现,会有相当比例的私募客户“可能比较难以接受”。“尤其是在部分私募客户在私募投资上已经受伤的情况下,信心本来就低,而且目前行情也没有全面好转,这也会影响客户的接受度。”
该人士同时强调:“私募产品跌到止损线和清盘线,就已经是某种程度的风控失败,或者至少证明事前风控是没有做到位的,而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经伤害到了客户的信任。”
在当前的市场与行业环境下,他建议私募管理人可以用自有资金跟投的方式,进一步与客户进行产品预警线与止损线方面进行协商。“客户对于管理人的信任度,可能将成为调降产品预警线与止损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私募产品
私募机构